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09月17日 星期二

遵义-湄潭-永兴

走进浙大西迁旧址

钟 嘉文\图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9月17日   第 08 版)

  永兴浙大分校教授住处,已立碑保护。

  母亲90岁了,“整天都在想永兴”。听说我要去遵义,嘱我替她去寻访故地。

  抗日战争的岁月里,浙江大学西迁到贵州,我父母当时分别在湄潭和永兴读大一,后来在遵义,直到抗战胜利。屈指数来,那是70年前的事情了。

  久旱的贵州迎来了豪雨,车子刷着雨水,驶上了高速公路。远山近水,树高屋低,阡陌婉曲,金黄碧绿,风景拉片般甩过……湄潭!永兴!高大的路牌上显示出我的目的地。

  跨路的迎客牌上书两行广告语,一行说湄潭茶叶,一行是浙大西迁。我兴奋地意识到,“浙大西迁”已经是湄潭的名片,一定能打听到那些浙大旧址的位置。果然,一进县城,放下车窗向路人询问,马上有人指说:“一直走,到浙大广场,就看见湄潭文庙……”呵,还有浙大广场!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著名地理与气象学家竺可桢时任浙大校长,为坚持学业,他率全校师生先迁西天目山,又迁浙西建德县;之后继续辗转,先后在江西吉安、广西宜山等地办学,1940年迁到贵州。跨6省,西迁2600余公里,很多路段是师生徒步走来,风霜磨难,不离不弃,史称“文军西征”。

  湄潭街道繁华,商铺、楼宇林立,与多数中国县城无异。按路人所指“过桥后左拐”,赫然开阔,浙大广场到了!巨大的旗帜形灰色石碑上,“浙江大学西迁办学纪念碑”几个字是中科院院长路甬祥所题,另一座碑文是浙大校训“求是精神”,为竺可桢笔迹。迎面台阶之上,是正在修缮的湄潭文庙,广场右边是整饬一新的天主教堂,设为“浙大西迁历史陈列馆”。络绎不绝的行人、游客驻足参观、留影,解说员“浙大西迁”、“文军西征”的声音从雨丝中飘来。

  当年浙大在黔北落脚,当地各界支持,校舍借用民宅、会馆、文庙、教堂等,分散在遵义、湄潭、永兴。湄潭是县城,永兴只是集市小镇,也叫永兴场。

  沿326国道,东北方向20公里,就是永兴。雨更大了,路面又窄又坑坑洼洼,正后悔没重上高速路,见路侧河上一座多孔的石砖桥,旧貌古风,我冒雨下车拍了照片。浙大学生当年都是徒步往返永兴和湄潭,老妈或许走过这座桥。

  到了镇口,停车路边一家板鸭店,年轻的老板娘告诉我:你进去打听浙大西迁旧址,都知道。永兴保留下来的一处木制旧宅,是浙大教授的住处,两层的木板房,细致的楼栏杆,平整的门板、墙壁。湄潭、永兴人民把最好的房子腾出来给浙大使用,而在抗战那么艰苦的岁月,浙大以什么样的诚意与气概,聚合了一批海内外的饱学之士和科研精英,能够热忱前往,来到永兴这个只有一条街的乡下小镇,办学授课,开展科研。今人能否铭记?他们是竺可桢、苏步青、王淦昌、谈家桢、贝时璋、卢鹤绂、陈建功……他们的主要论文很多是在湄潭、永兴成稿。

  母亲告诉我,当年他们的宿舍,临窗钉两层一尺宽的木板,上层是桌面,下层算抽屉,每人隔一段,就是自己的“书桌”;一人一盏小油灯,定期去领灯芯和桐油,晚上自习用。早上起来,每个同学的鼻子里都是烟熏黑的。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也是那时浙大的大一学生,也回忆过小油灯下的读书,还提到永兴的茶馆,是他白天读书的地方。

  我买了半斤永兴茶场的湄潭绿茶带回给母亲,这茶叶跟浙大息息相关。在湄潭办学7年,浙大农学院把浙江的制茶工艺带到湄潭,帮助当地改进茶业,培育出湄潭的“龙井”,直到今天都使当地百姓受益。

  告别永兴返遵义。据母亲回忆,他们的浙大学生宿舍,两层小楼,就在著名的遵义会议会址的斜对面。而现在这个位置,已经是个小广场,立着“红军不怕远征难”的毛泽东手书碑刻。

  遵义的宿舍没有了,永兴的宿舍没找到,母亲很理解:多少年了,哪能都留下。当她得知湄潭浙大广场上的雕塑石刻中有《浙大校歌》歌词,老人家立刻唱了出来:“大不自多,海纳江河,惟学无际,际于天地……”可惜父亲已经过世,没能随我的照片重返当年。

  遵义去年有了机场,今年又通了杭(州)瑞(丽)高速,浙大师生今天要来遵义、湄潭、永兴,已经非常方便。能够留下的旧址虽不多,然精神永在!

走进浙大西迁旧址
寻访山南“西藏第一寺”(美丽中国)
秋日赏中国最红的海岸线
金都探金
责编:赵珊 邮箱:hwbtravel@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