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09月13日 星期五

刘培基

讲述华服背后的故事

本报记者 葛瑜玮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9月13日   第 10 版)

  刘培基为梅艳芳设计的宫廷婚纱

  梅艳芳、张国荣、杨紫琼、汪明荃、罗文……这些大牌明星衣着上都曾有过他的名字。熠熠星光里,是这位香港设计师对高贵完美的执著追求。华服背后,演绎了一段充满香港精神的奋斗传奇——

  

  艰辛童年

  刘培基从未见过自己的父亲。8岁时母亲改嫁,离开了他,从此“无母”。

  在粉岭寄宿学校,同学们嘲笑他是“没人要、没人管的小孩”。没有父母交学费,刘培基在学校只能任由校长体罚,吃饭也只能吃坏了的饭菜。生活的艰辛,人情的冷暖,8岁的刘培基已经独自体会,慢慢懂得要自强自爱。幼时的艰苦,刘培基铭记在心。不过,这些世态炎凉都没能进到他的自传里。

  1962年,刘培基被送到尖沙咀的工厂,跟随上海裁缝师傅当学徒,一干就是3年。“每一个开始都是辛苦,但我们不能就此低头走开。”刘培基说。“既然不能对抗现实,就要和现实合作。”

  刘培基回忆起在制衣工厂第一次触摸到针线时的感受——“毫无感觉”。他从来没有、也不敢想象,自己有一天会靠裁缝设计创出一番事业。

  闯荡英伦

  刘培基16岁开始自立门户。裁缝店在尖沙咀一带小有名气,附近商店的售货员小姐都是他的回头客,但他并未就此满足。只有小学五年级学历、连英语都不大会说的刘培基很清楚,想要在这一行有所突破,就必须要闯一闯。于是,便有了香港小裁缝闯英国名校办公室的一幕。

  1973年,22岁的刘培基带着一堆自己制作的衣服,走进英国著名的时装学府伦敦圣马丁艺术学校的校务室。

  “申请入学需要的成绩,我一个都没有。我根本不知道读设计需要这些。”刘培基回忆到。“当时我的英语很差,根本没法沟通,但还是很努力,用尽各种比划动作,求校务室的女老师收我做学生。”

  或许正是这些打动了那位女老师。刘培基最终获圣马丁艺术学校高级服装及衣料设计夜校课程录取,正式走进学习服装设计的殿堂。

  白天工作,晚上上课。只有这样,刘培基才能应付每周的房租。不到半年,刘培基靠着不断的学习、请教,英语能力突飞猛进。在英国的3年,日子依旧艰辛,但他却过得如鱼得水,只觉得“一切都对了”。

  一流的设计,需要在扎实的剪裁中诞生;一流剪裁功力,需要高贵的设计方能彰显。在香港裁缝工厂当学徒和在伦敦圣马丁学校的学习,这两种“武林秘籍”在刘培基身上合二为一,为他日后登上国际时装界奠定基础。

  1977年,刘培基首次参与香港贸易发展局举办的成衣节,以个人品牌创作为大会做压轴演出。同年,刘培基获邀到伦敦参与时装节,开始在各大国际时装界的天桥上南征北战。

  他的“东方红”系列在伦敦大获全胜。他的作品和EDDIE LAU这8个英文字母,走进伦敦各大著名百货公司的橱窗。2月的伦敦依旧寒冷,刘培基即便冻得瑟瑟发抖,依然冲向学校全身心拥吻大门,感谢一切的一切。

  “创作不是灵感,是经验。”刘培基说。“每一个细节都可以成就一生,所以不要看不起任何小事。”

  成就传奇

  1975年,学成归港的刘培基,带着全副身家——30多套时装、8000元现金,在香港又一次从头开始。刘培基的字典里没有“艰难”。创业的艰辛、创作的辛苦、人生的冷暖,都早已习以为常。

  “香港精神是勤奋、忍耐,还要有些固执,忠于自己的信念。”

  “(我)这一代的人,大多经历过贫困,吃过不少苦头,凭着努力耕耘,在七八十年代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刘培基说。“我成功,因为我穷。”

  凭借自身努力,刘培基趁着香港经济起飞的年代,大展拳脚。

  在欧洲打响名气后,以他名字命名的服装店陆续开张,其后更将市场拓展至日本。

  同一时期,刘培基将形象设计的概念带入香港。他的才华,他的专注,他对设计的爱,在已故歌手梅艳芳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为她赢得“百变梅艳芳”的美誉,同时成为一代人的集体回忆。

  现在,他仍是两大香港本土航空公司的形象设计人,曾三度为国泰航空、港龙航空设计制服,为港式服务的品牌形象锦上添花。

  香港粤剧表演艺术家白雪仙说:“刘培基的衣服无须多讲,要看。”

  从1962年至今的半个多世纪里,刘培基自己也完成了从小裁缝到时尚设计师的蜕变。

  今天,他已经是香港文化博物馆首位重点收藏的殿堂级时装设计师。从工作制服到优雅晚装及至华丽绝伦的舞台服装,回看展馆内近70件作品,回忆过去种种,刘培基一笑而过。

  (图片由香港政府新闻处提供) 

郑观应《盛世危言》启国人(“近代中国寻梦人”系列报道之②)
非常好声音
讲述华服背后的故事
责编:刘 泉 邮箱:mingliuzhouka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