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共同发起成立的著名“慕课”平台edX网站上,悄然出现了两门来自清华大学的课程——“电路原理”和“中国建筑史”,向全球网民开放注册,这两门课分别定于10月17、18两日开课。
今年以来,北大、清华、复旦和上海交大4所名校分别宣布加入已风靡全球的MOOC(国内一般译为“慕课”),即“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借助于网络,中国的大学将向全世界开课。
清华北大秋季开课“尝鲜”
“我们完全没有料到,页面才挂上去半个月,连介绍视频都还没传,就有几千人来注册,而且绝大多数人来自其他国家。”电路原理课程负责人、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副教授于歆杰对本报记者说。于歆杰称,尽管课程标明了是以中文讲授,但从后台看,注册课程的用户90%以上母语非中文,大大出乎了教学组的预料。此前,他们曾估计海外用户将主要是海外华人和留学生。
北京大学的首批课程从9月4日起陆续在edX上线,目前已有4门课开放注册,并计划于9月23日开课。北京大学校长助理李晓明教授对本报表示,“在MOOC这套技术出现以后,一些北大的教授很兴奋,主动找到学校说,愿意把自己的课程贡献出来尝试一下”。
“我们很兴奋能有清华和北大这样有声望的学校加入到我们中来”,edX媒体负责人丹·奥康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两所学校的课程不仅将吸引中国人,还将会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们“蜂拥而至”。
依托自身优势独辟蹊径
许多人对网络公开课并不陌生,自2011年起,随着哈佛、耶鲁等几所名校的知名课程传入国内,就有不少人成为了公开课的粉丝。网易公开课、腾讯微课堂、百度营销大学、淘宝同学等相继上线……
于歆杰坦言,近年来学生们热情地追逐世界名校公开课,让老师们感受到了压力,清华要成为世界一流高校,必须跟上潮流。
“对于各国知名高校而言,‘慕课’平台是高等教育的新大陆,谁都不希望失去向全世界传播知识,提升国际地位的机会。”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如是表示。
教育专家、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许多留学生正是冲着中国的优势学科来的,例如跟传统文化相关的学科等。“即使在网上开课,也是以现实为基础的,要开出有个性的课程才有吸引力。”丹·奥康纳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全世界都对中国的文化、历史和经济增长充满兴趣。”
对于面对国际学生时的语言问题,北大、清华方面均称,一开始将以中文为主,部分课程配英文字幕。熊丙奇对此表示认可,他认为国际化最重要的是视野和水平,而非语言,“如果说北大或者清华出了一个课,美国那边出现了字幕组,专门等着翻译你的课程,那你的课就真的受欢迎了”。
名词解释
所谓MOOC,是Massive(大规模的)、Open(开放的)、Online(在线的)、Course(课程)的缩写。它是由很多愿意分享和协作以便增强知识的学习者所组成的。MOOC不是单纯地教师讲课,而是通过网络技术,将课堂教学、学习体验、师生互动等环节完整地在线实现,从而形成一种“在做中学”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