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09月12日 星期四

复制商业模式再难一招鲜

●国内外商业生态不同易造成“南橘北枳”现象
●被多次复制的模式难显信息独占优势

谭 程 张海磊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9月12日   第 07 版)

  图片来源:《北京商报》

  8月28日,在北京市朝阳区举行的海外学人创新创业大赛上,新东方创始人之一、真格基金天使投资创始人徐小平提到:现在海归从国外带个商业模式或者一些前沿信息回国就能创业成功的时代已经不在了。的确,很多海归回国创业得益于在国外掌握的先进技术和商业模式等。但是,在国内发展日新月异的大环境下,将国外先进的商业模式复制到中国的土壤上为什么会有人成功,有人失败?

  同是学习国外模式  喜忧各不同

  海归创业无非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带着核心技术回国创业,技术就是创业的资本。另一种是复制国外的商业模式,回国寻找市场,商业模式是创业的独特之处。如果说公司的产品和服务是内容的话,所选取的商业模式就是形式,海归创业就是通过这种形式将产品和服务推向市场。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公司所提供的内容要有市场外,所选用的商业模式是否合适也是海归在创业之初就必须考虑的问题。

  365翻译的创始人刘禹就是将新一代电子商务模式——服务电商,成功运用到中国传统的翻译行业上。他们的公司通过互联网技术,汇集大众的智慧和知识,将劳动密集型的翻译行业现代化。“随着国内互联网化进程越发的成熟,越来越多已熟悉网上购物的企业和个人将接受在网上采购服务的方式,而我们也将成为这个大趋势的受益者。”当谈到公司在国内的发展前景时,刘禹如是说。然而,与此同时也不乏很多雄心勃勃回国创业的海归,他们试图学习国外大公司的做事方法和商业模式,并将其应用在中国的某一领域内,却产生了水土不服的结果。徐小平在大会上举了一个例子,他之前投资过一家教育公司,创始人是一个斯坦福大学毕业的华侨和一个老外,他们的技术和产品都不错,最终却因商业模式没能在中国“落地”而一直办不起来。

  需商业模式与技术互相促进

  很多在国外看起来很成功的商业模式一旦应用在中国的土壤上,反而很难生根发芽。对于这种现象,美国数位人集团中国区销售总监于为民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很多海归回国创业之初就犯了很严重的错误,在没有了解本地的市场需求和动态的前提下,直接复制国外的商业模式。国内外的商业生态本来就不同,这跟‘南橘北枳’的道理一样,在国外畅销的产品,在国内很有可能滞销。”所以,海归回国创业最忌的就是直接复制国外优秀的商业模式,而是应该在对国内的市场情况、消费者的接受程度等进行研究后,将国外的商业模式结合中国国情做些具体的调整。

  除此之外,在互联网时代,中国市场的国际化越来越明显,获取国外最新的商业信息已经非常便捷,不少海归带回来的商业模式说不定已经过时了。因为互联网的便捷使得海归对某种信息的独占性优势减弱,只要掌握了最前沿的信息,任何人都很容易复制这种商业模式。这个时候将新颖的商业模式和先进的核心技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则会更有竞争力。

“富二代”势成民企“创二代”
民企开始向海归交班(创事记)
复制商业模式再难一招鲜
村官能否“熬”过三年
“造一个本土小丹麦”
责编:齐 欣 邮箱:andy-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