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09月12日 星期四

大众参与 百姓品格

广场文化凭啥火

严冰 鲍贞烨 赵弋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9月12日   第 05 版)

  九月七日,吉林长春市广场舞爱好者在活动中表演。
  新华社记者 高 楠摄

  广场太极

  艺辉合唱团
  赵 弋摄

  青藏高原的马海村,几名孩子在村文化广场前骑车玩耍。
  新华社记者 李少鹏摄

  提起国外的广场文化,人们脑海里往往浮现“草坪、花店、街头艺人、成群的鸽子、露天咖啡屋”这些意象。“如果把国外广场比作‘自家的后花园’,那么中国广场则是‘城市的会客厅’。”清华大学社会学副教授郑路对本报说,“与外国相比,我国广场文化规模更大、气氛更热烈、内容也更丰富。”

  

  “如果你以为文化不过是唱歌跳舞,如果你以为文化只发生在音乐厅和博物馆,如果你以为文化只是艺术家的事情,对不起,你错得可真离谱。”著名文化人龙应台如是说。

  广场文化的存在和发展,就是这一观点的最佳例证。不同于殿堂、剧院、庙会、展览馆等场所展现的文化,广场文化更开放,更平等,也更具公益性。它是城市文化的一扇窗,也是国家文化的一个缩影。

  而我国的广场文化,是新时代的产物,由政府与群众共同创造。改革开放后,城市广场的建设高潮使广场文化渐渐褪去政治色彩;上世纪90年代,各地政府关注精神文明建设,广场文化兴起,从单一走向多样;21世纪初,各级政府加大支持,让广场文化从零碎向集聚发展、从城市向农村渗透;之后10年,广场文化越来越具地方特色、民族神韵、国际风范。而今天,广场文化已从“奢侈品”变为“必需品”,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广场文化  万紫千红入眼来

  晴日暖风人意好,碧池幽草秋日长。9月5日上午,循着飘荡的歌声,笔者来到北京红领巾公园的海之梦广场。浓浓绿荫下,以退休老人为主的“艺辉合唱团”在例行活动。

  “男声往上走,女声进来……非常好!”百余人围成里外三圈,团长曲直不停走动指挥着,时不时跳上一段舞。她身后,一套架子鼓、一只银色小号、两个萨克斯、一对沙锤,专业乐队奏响《浏阳河》、《沂蒙山小调》等经典乐章。团员抬着头兴奋高歌,路人也不禁跟唱起来……

  这里不少人是“艺辉”的“铁杆粉丝”。53岁的高玉玲唱了3年,“一天不来就别扭”;轮椅上的董淑环76岁了,女儿每天推她过来,“我妈唱不太动,但听着就特高兴!”

  而今,在我国,像“艺辉合唱团”这样的广场文化团体已屡见不鲜,吹、拉、弹、唱、歌、舞、戏,样样皆有。在古代春秋时,广场歌舞能使“一国之人皆欲狂”,而这,或许也能用来形容国人对广场文化的青睐。

  行走在大小广场,你会见到舞池里,对对男女优雅地踩着交谊舞步;不远处,三五成群的人们踢毽子或打着板球;而石桌旁,六旬老人正凝神挥毫,书写古字佳句;边角空地,大爷大妈结伴学练太极,一招招“白鹤亮翅”、“手挥琵琶”打得有模有样……

  广场文化不只是百姓自发热闹,党和政府也甘做孕育文化的春泥。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2012年11月,十八大报告指出,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今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表示,政府要履行好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责任,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在党中央号召下,各地政府纷纷在群众文化上下足工夫,对广场文化的建设也越发重视。江苏苏州举行“广场文化节”,辽宁营口办起“广场文化月”,新疆乌鲁木齐把“广场文化”当“文化年货”送到百姓手中,而广州东莞甚至将打造“广场文化之城”作为新城建设的目标。

  在党和政府的扶持下,广场像一块磁铁,引来各色人群。在黑龙江的佳木斯,广场上扭着东北大秧歌的老头老太,不少刚从农村搬到城里;在浙江象山的人民广场,常年放映球赛的电子屏幕前席地而坐的,多是外来务工人员;在西安的南门外广场,跳《好运来》的广场舞队里,不乏国际友人;而在广州的陈家祠广场,都市白领跳“国标”、练瑜伽,“90后”组队街舞、溜冰轮滑,给广场文化又添时尚元素。

  多彩的文艺活动是广场文化的“软表现”,广场上的建筑也饱含“文化味”,每一座广场建筑,各有一种风格、一种文化。有“中国太极拳之乡”之称的河北邯郸广府古城有一太极文化广场,其太极八卦图、文化碑林等建筑展现了当地的太极拳文化;在辽宁大连,遍布人民广场的槐花灯,巧妙地点明了它“东方槐城”的身份。广场的楼宇、石雕等,融入当地传统的、特色的元素,代表一座城的个性和品位。

  好戏连台  “草根”文化可燎原

  我国广场文化燎原之势的原因到底有哪些?在纵横对比中,或许我们能得到答案。

  广场文化越来越盛行,纵向来看,几个“多”可能是最好解释。首先,广场文化的载体——文化广场多了,厦门市还表示,到2015年要让每个镇都有文化广场,让百姓想去、能去开展群众文化;再者,广场的设施也多了,对人的吸引力大了,从最初的空地,到后来树木草地、健身器材等的增加,再到如今书店、博物馆、大商场的入驻,上海的人民广场被视为该市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其次,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腰包鼓了,希望生活健康、文明、有趣的民众就多了,在“柴米油盐”之外还想来点“精神食粮”,活跃在天津广场的1000多个艺术团体,就多是自发组织、自娱自乐。

  广场文化越来越风靡,还因为它是“草根”却又不失高雅的文化。大剧院里的“白天鹅”很美,但因其成本和定位的限制,很难走进大众的心坎。而广场文化,则落地生根,焕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论及原因,一如著名学者余秋雨所说,“它比精雅文化更天然,更贴近民族的生态,因此也更深入人心”;二是它反映质朴生活的同时,能俗中带雅。辽宁海城的广场上,业余合唱团用美声唱响前苏联歌谣,展现广场作为“没有围墙的剧场”的魅力;而江西的赣州,连开“山歌情韵”广场演唱会,演绎客家风情,群众除热捧外,又获评全国“群文品牌”。

  广场文化越来越火热,还在于广场演出增多,掀起“民星文化”之风。现今,广场的免费演出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三天两头一台戏、隔三差五看演出”是多地民众广场生活的写照。与今年8月被叫停的奢华晚会相比,广场作为“百姓大舞台”,演出更接地气、更能“与众乐乐”。它没有大制作、大投入,但节俭中也不失其精彩;它没有明星大腕登场,但却有“草根明星”助阵。“这些‘民星’的涌现,更能给平民百姓带来实在好处。”资深媒体人高严对本报说,“因为他们不和百姓隔着电视屏幕,有时就是老邻居、老相识,从而能带动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从广场文化的‘观众’变为‘主角’,为其延续、发展又添了一把火。”

  隐忧仍在  好曲如何响四海

  一派欣欣向荣之态中,广场文化也存在隐忧。如何让广场文化的发展更多元、更良性、更持久,是一门值得研究的学问。

  广场文化要想多元发展,离不开政策、资金的支持。

  刚还热情鼓动市民“大声唱”的“艺辉合唱团”团长曲直退到角落,就沉寂下来,她实际上很发愁:“请乐队、托管器材等都要钱,一天至少300元,唯一的收入就靠卖歌本。这3年,我自己先后投了六七万元。往后我想坚持,让老百姓每天都能唱上一首,但再多我也出不起。”

  “对于像‘艺辉’这样影响较大的民间团体,政府有关部门应当通过政策制定、设立基金等提供帮助,这是对群众文化最实在的推动。”南京大学城市文化开发研究所所长胡小武接受本报采访时指出,“这些活跃团体也可与社区、街道部门取得联系,融入社区文化团队,既被组织承认,又解决资金难题。”

  广场文化要想良性发展,也要讲究规范,注意引导。

  前段时间,“中国大妈在纽约跳广场舞被拷”一事传得沸沸扬扬,有分析称是中国广场文化在国外的环境里水土不服,也有人认为这是广场文化超越了法律的底线、闯了文明的边界。实际上,在国内,因为噪音问题,广场舞也常受指责,网友形容它“让舞者快、让居者痛”。伴奏合唱、大型演出等广场活动也存有类似问题。

  对这类扰民现象,有些地方的处理方式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思路。北京景山公园与园内的合唱团体、群众舞队签订“降噪合同”;而贵阳的人民广场,则让晨练队伍与周边居民在面对面座谈中达成共识。“广场文化与文明和平共处,少不了第三方的协调和居民自律。”郑路说,“但更重要的是政府提供更多的休闲场所,民众拥有更多选择和自由,就能减少对别人的干扰。”

  广场文化要想持久发展,可与“市场”挂钩,但“自由”是永远的前提。

  如今,我国很多广场,如上海人民广场、烟台五彩文化广场,集文化、餐饮、购物、休闲于一体,已成为旅客的游览地、文化消费的新天堂。因此,有人提出:广场应产业化运作,与企业联姻,与商家联合。对此,胡小武和郑路都担忧这可能会背离广场“为民休闲”的初衷。

  然而,他们并不拒绝广场向市场的尝试。“但要避免被强制性发掘、利用,而成为一种自由的文化市场,靠‘无形之手’筛选有生命力的文化活动。”郑路说,“政府这只‘有形的手’,负责设立机制,维持秩序。”而对于商家如何借力广场文化,胡小武提供了一种间接、巧妙的方法:企业绕开直接插手的老路,向政府成立的广场文化奖励基金提供资金,既达到了宣传目的,也能促进广场文化的繁荣。”

  笔者感言:未来,在发展的大方向上,毋庸置疑,我国的广场文化会越来越有活力。而活力之中,它将永葆中国的特色,展现蕴藏于每个国人心中的梦想与希望;它也将承载一个时代的记忆,反映一个时代的精神气质;它还将继续生于民间,长于民间,展示平民的风采。最重要的是,广场文化会越来越凝聚人心,叩动中华儿女心弦,激发无数心灵共鸣。

广场文化凭啥火
谁离文化的真谛更近?
责编:潘旭涛 邮箱:hwbj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