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变迁,青年们的爱情观、择偶标准也一变再变。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在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转型,让传统的婚姻观念受到了挑战。当下,不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寻找一份属于自己的爱情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80后”非婚人口男女比例为136:100,“70后”非婚人口男女性别比达206:100,全国处于适婚年龄段的“70后”、“80后”人口中存在男女比例不平衡的问题,且年龄越大失衡越严重。同时,30到39岁男性中有1195.9万人处于非婚状态,即所谓“利男”;同年龄段女性中有582万人处于非婚状态,即所谓“剩女”。
因此,随着家人的催促和晚婚压力,社会出现了种类繁多的相亲方式,为这些“剩男”、“剩女”牵线搭桥。在北京、上海、杭州、鞍山等城市,很多公园都有一片特殊的场所用来承载两代人的“人生大事”,这就是“相亲角”。人们在这里,相互明确标明觅偶者的个人状况和择偶标准,供人“挑选”。有的父母为了引人注意,还别出心裁地展示子女的艺术照。而父母们的择偶标准大多围绕着学历、职业、收入、相貌、房产等硬件条件展开。
一个周末的早晨,替女儿相亲的杨阿姨来到北京玉渊潭公园,她说,“就是条件太好了,挑来挑去,总想找个更好的。”她女儿33岁,博士学历,在一家国企工作,长得漂亮,就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对象。赵大爷的儿子40岁了,在一家企业当司机,没有独立住房。李大姐问,“想要什么条件的?”赵大爷说:“咱这条件,不挑啥,我和他妈都是退休工人,女方家里和我们差不多就行。”
当消费文化冲击了青年的择偶标准和婚恋观念,个人的形象、家庭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在“爱情市场”上就显得更加重要了。表面上,爱情市场是一派祥和景象,但“内部竞争机制”的存在,让“相亲角”变成了没有硝烟的战场。在这里,家长之间“是没有闲谈的”。每句对话背后都隐含着一个又一个“摸底”的企图。
每个父母眼中,自己的孩子都是最优秀的,因此总希望能帮他(她)找到一个更优秀的伴侣。于是,他们就用各种方式煞费苦心地为孩子奔走牵线。很多老人表示,孩子每天都很忙,忙得连谈恋爱的时间都没有。虽然他(她)自己不着急,可是做父母的是真急。管得太多怕给孩子造成心理负担,权衡之下还是觉得应该出来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对象。
“这种事情最后还是要自己做主。”王女士今年35岁,在外企工作,有房有车。她说,“为什么不能找个条件稍微差一点的呢?因为自古以来就是这个规矩啊,女的就是要找比自己条件好的,男的可以适当找个比自己条件差的,每个家庭都是这样的。”她坚持“女上嫁、男下娶”这个看法。
技术的进步为陌生男女的沟通交流提供了便利。QQ、微博、微信、电视节目……另外,还有单身交友俱乐部等新生的交友方式。一些人喜欢在下班时间与“陌生人”相约在俱乐部,自我介绍、才艺展示、八分钟约会等等,在玩儿的过程中互相认识,互相了解,免去尴尬的自我介绍。
当然,也有人放弃择偶,选择独自打球、K歌、健身……在这个个性张扬的年代,仍然有许多“主动”单身的青年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