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海外版》从今年5月14日到6月26日期间,对我国“十大绿茶”的前世今生进行系列报道,引起人们心灵上的共鸣。我作为一名读者,深感这个系列报道有三个特点:
一、坚守着新闻道德理想,成为“走转改”行动的践行者。现在,我们倡导新闻记者要“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采写出读者喜爱的新闻精品,这是新闻人义不容辞的一项责任。贵报刊发的这10篇茶文章,不是记者坐在编辑室里靠抄录史料,或者上网下载拼凑在一起的文字材料,而是深入现场,耳闻目睹,与茶农和制茶人交朋友,甘当小学生,不断地了解茶知识与一方风土人情后,深挖出了每种绿茶品牌的渊源历史与曲折的发展现状,告诉给大家应知而未知的新闻事实。这在文高一筹的对“太平猴魁”报道中体现得更为明显。因为记者脚下沾有泥土,在茶园采访中接了地气,写出来的稿子就有了灵气,自然会散发出浓郁的茶叶清香,成为落在读者心底里头的感动。
二、让茶文化融于现实生活,推动着我国绿茶文化知识的大普及。我国主产与出口绿茶产品,绿油油的茶树是广大茶农的“摇钱树”,茶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金饭碗”。要让茶鲜叶子变票子,文化就是最好的泡茶之水。贵报对于“十大绿茶”的总体报道,格调高雅,实事求是,把“茶为国饮”的幸福价值观全都体现出来了,引导读者在品茶时,要善于品尝茶叶背后的故事。
例如“西湖龙井”是一种浸润到骨子里的优雅文化,其品牌保护迫在眉睫;碧螺春抢的就是春尖茶鲜,从不炒作天价茶叶;每一棵竹叶青的成长,都像是一段人生的修行;信阳毛尖,确实是叶叶皆辛苦;当年毛主席为都均毛尖亲笔签字:“茶叶很好,今后山坡上多种茶……”,这都是茶叶文化的故事片断,脍炙人口。而庐山景区的假冒伪劣茶,既砸了“庐山云雾”的牌子,又大煞着旅游胜地的风景;对六安瓜片茶的报道,引出一个新的问题,即品牌被严重透支的问题……
这些精辟的话题,都出自于记者的笔下,含蓄婉转。记者们对于我国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着较深的忧患意识,呼吁政府部门在发展茶经济中,要正确引导茶区企业和茶商,树立诚信经营理念,切不可只顾眼前利益,而损失消耗长远的绿色茶叶品牌。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大力发展茶区循环经济的。
三、寻找打动读者的力量,让其享受体验茶之旅游的乐趣。俗话说:“高山云雾出好茶。”这挡不住的诱惑,像黄山毛峰、庐山云雾等名茶,都能够给人以“有山之奇,茶添三分”的惊喜与神秘感,激发游人前往。而这10篇绿茶报道,有名有姓有产地,既向读者介绍了现有的“十大绿茶”,同时也对我国茶乡河山作了形象化描述,不失为一篇篇很好的导游解说词。特别是记者对“杭城无处不龙井”的报道,从宏观到微观,从茶文化、茶经济、茶品牌到茶馆业、茶旅游都作了详尽报道,让读者手捧此报,就可轻而易举地寻找到龙井茶文化的源头,在体验茶都风情中获得美的享受。纵览前后报道,均给人以茶乡旅游之感染。这是茶叶报道中最为突出的一大亮点,为努力把我国茶乡旅游做成大产业起到了鸣锣开道的作用。
我国茶乡千千万万,妙笔生花茶芳香。作为权威、主流的《人民日报海外版》,对我国目前“十大绿茶”的重磅宣传报道,可谓为我国报刊界带了个好头。从这次《人民日报海外版》的宣传报道中,我们看到了记者们报道出了不一样的新闻事实,读懂了中国茶叶,也在享受“慢生活”的过程中获得了新的启示。这正是——
美丽中国茶故事,记者心力采春花。
茶文不比香茗逊,引领时代新风尚。
(作者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全国茶馆标准化委员会委员、陕西省茶人联谊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