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09月04日 星期三

首创普惠文化样板 市民每周听课免费

深圳家门口能听“名家讲坛”

黄发玉 王 敏 林坤城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9月04日   第 07 版)

  深圳影视界人士刘健民、郑凯南和吴启泰(从左到右)相聚市民文化大讲堂。
  齐洁爽摄

  中国东方歌舞团艺术总监、副团长陈维亚作客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

  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国家一级演员雷恪生为深圳市民作精彩演讲

  市民文化大讲堂座无虚席。
  齐洁爽摄

  “课程表贴在书房,好奇心回到胸膛,又是一个学生时代,喜气洋洋走进大讲堂……”每当讲座开讲之际,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会场里就响起了这首清新明快的开篇曲《走进大讲堂》——这已然成了广大市民享受“文化盛宴”之前的一道例行“开胃小菜”。

  作为一项大型公益文化活动,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自2005年6月至今年8月,累计举办了730场精彩讲座,场场爆满。市民无需预约、无需购票,随时随地可以听讲名家大师的文化课程。据不完全统计,大讲堂现场听众累计超过26万人次,收听讲座的间接受众达近亿人次。2009年,大讲堂荣获文化部“第三届中国文化创新奖”;2010年,被列为“文化部中国十大文化创新工程”,并于2011年成功通过“国家文化创新工程”的复检,被评为“深圳市全民读书示范项目”。大讲堂为全国创造了一种文化全民共享的新模式。

 

  【684位名家大师登台开讲】

  市民文化大讲堂以“鉴赏·品位”为主题,以“弘扬人文精神,发展公共文化,丰富市民生活,提升城市品位”为宗旨,立足提升市民的文化品位,着力打造富有深圳特色的创新型、智慧型、力量型文化。

  大讲堂以广大市民的需求为导向,内容既兼顾大众化、通俗化,又注重学术性、前瞻性,涵盖了时事热点、生态环境、文学艺术、休闲文化、军事、科学、心理、教育、法律、经济、社会民生等多个领域,先后邀请684位嘉宾登堂主讲。他们中既有汤一介、李欧梵、陈鼓应、成中英等皓首穷经的学者,也有易中天、于丹等学术名人;既有王蒙、金庸、白先勇、莫言、二月河等蜚声文坛的作家,也有姜昆、谢芳、郑小瑛、王刚、陈佩斯等演艺名人。讲座内容系列化,即每月设定一两个主题,根据主题组织系列讲座,使观众得以系统地了解和掌握相关领域的知识。市民廖先生对科普讲座情有独钟:“通过专家演讲以及现场的实物展示,我增加了对3D打印技术的了解,并且被它的神奇深深吸引了。”

  大讲堂还创新了讲座形式,采取了表演、展示、互动等多种辅助手段,活跃现场气氛。不少市民表示:“在这里听课很轻松愉快,不知不觉中就学到很多新东西。”

  【市民“点菜”组委会“采购”】

  举办伊始,大讲堂就走规范化、专业化的发展之路,邀请专业队伍进行宣传策划,并与市场接轨,实行主讲人签约制。

  在讲座选题上,大讲堂通过发布公告、网上征集、电话征询、召开座谈会等渠道和方式,向全社会公开征集讲座题目以及主讲人。组委会经常收到热心观众的建议,譬如有人建议邀请吴敬琏先生来聊聊民生,有人希望邀请蒋勋先生来谈谈文艺,有人则想听一听关于日本文化方面的讲座,等等。这些意见与建议很多都得到了组委会的采纳,变成了现实。

  在讲座布局上,除了市民中心的主场之外,大讲堂还根据辖区企业、社区的实际需求,将讲座的举办地点放到学校、工厂、社区,在全市设立了22个分会场,便利附近市民走进大讲堂。每当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分会场讲座开讲时,学院西校区图书馆报告厅总是座无虚席,人气爆棚,连过道也坐满了学生。

  【筹备ipad版、手机版与微信】

  大讲堂充分利用各种现代传播工具,整合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资源,创新大众传播方式,放大了大讲堂的文化声音。

  《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等深圳主流媒体设置大讲堂专版,深圳电视台都市频道对每场讲座作了全程录播,周五晚首播,周六早重播。2007年,大讲堂电视节目被评为广东省理论宣传“电视栏目”一等奖;2012年,大讲堂节目的收视率达到了1.3%。大讲堂还将讲座“讲”到户外,市民可在公交、地铁、楼宇等随时随地收看、收听。

  2007年初,大讲堂开通了官方网站,上传每期讲座的视频和文本,搭建一个“永不落幕的文化大讲堂”。据了解,美国加州华语广播电台主持人柯卿女士在浏览了大讲堂网站之后,曾专门致电大讲堂组委会,称赞大讲堂网站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希望能在其主持的节目中播出有关演讲内容,使在美华人分享大讲堂的成果。目前,大讲堂网站访问的人数已达到800万之多。大讲堂建立了官方QQ群与微博,编印《大讲堂快报》,及时发布讲座资讯,推进与市民的双向互动;编辑出版《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讲座精选》系列丛书,制作电子光盘。大讲堂还拥有一个强大的铁杆粉丝群——“堂粉”,他们自发组建了大讲堂“听众之友”俱乐部,为大讲堂献计策、作推介、办沙龙。如今,大讲堂已构筑起一个集现场、网络、报纸、电视、广播、图书、音像、户外广告、会员组织于一体的立体多元传播体系,为市民收看、收听、阅读提供了极大便利。

  此外,大讲堂还将适时开通大讲堂ipad版、手机版、官方微信等。

  【港澳台拥有数百万听众】

  深圳词作家、开篇曲《走进大讲堂》的作者蒋开儒说:“市民文化大讲堂满足了市民的精神需求,是一个很好的创意。”

  大讲堂的听众来自各行各业,有干部、教师、学生、外来工、离退休人员……听讲座成了他们的生活习惯,他们视大讲堂为学校,视讲座预告为课程表,视讲座为功课。深大学子蔡育妮同学说:“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我们不能仅仅学习课本的专业知识,更应该注重人文素质修养。市民文化大讲堂以其独特的精神气质推动了整个城市的学习氛围,我将继续支持大讲堂。” 

  市民文化大讲堂从深圳走向了全国。除了覆盖深圳特区内外,其影响力还辐射到东莞、惠州等周边地区,那里的一些市民也成了大讲堂的座上常客;更有湖北、海南、陕西、山东、内蒙古、河南、广西和省内的珠海等省、区、市有关单位组织考察团来深圳学习大讲堂的成功经验。此外,大讲堂坚持“走出去”,先后在桂林、太原等地的合作频道中播出,而且通过深圳卫视(B版)落地港澳台地区,在港澳台拥有数百万人的收视群。

  在刚刚过去的8月,广大市民“修完”了教育·励志系列专题“课程”,现在他们又开始了9月份法律·经济系列的“学习”。

深圳家门口能听“名家讲坛”
社会科学上街传递“圳能量”
责编:赵鹏飞 邮箱:hwbjjb@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