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08月31日 星期六

中国和东盟合作是必需而非可选

本报记者 杨子岩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8月31日   第 03 版)

  为庆祝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中国—东盟特别外长会8月29日在北京召开。这是双方关系处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新阶段召开的一次会议,主题是进一步深化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在外界杂音不断的背景下,这次会议的举行充分体现了中国与东盟的合作是种必需,而非可选。

  双赢的局面

  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已有22年。

  在东盟的对话伙伴中,中国第一个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第一个同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作为大国第一个同东盟建立自贸区。

  11年前,中国与东盟国家还共同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逐步推进海上对话与合作,有力地维护了地区和平与稳定。

  10年前,随着《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的签署,中国与东盟正式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

  过去10年,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从2003年的782亿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4001亿美元,增长了4.12倍;相互投资从332亿美元增加到1000亿美元,增长了2.01倍;人员往来从387万增加到1500万,增长了2.88倍。纵观历史,中国与东盟利益交融和相互依存从未像现在这样紧密。

  与此同时,中国—东盟关系的快速发展也极大地带动了东亚一体化的进程。

  近些年,中国与东盟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共同推动10+3、东亚峰会、东盟地区论坛等多个机制并行发展,相互促进,形成了具有东亚特色的区域合作格局,共同培育了东盟主导、协商一致、照顾各方舒适度等符合地区实际的东亚合作原则和精神。

  聒噪的杂音

  中国和东盟都在快速成长,但成长就会有烦恼,会产生矛盾和分歧甚至疑虑。甚至一些别有用心的外部势力蓄意渲染,误导舆论和民意,给中国—东盟关系的发展造成干扰。

  南海争端继续朝着消极的方向发展。与过去几年的发展相一致,这一争端的特征依然是行动—反应模式,即一个声索国试图捍卫其“领土主权或管辖权”,引发其他国家的抗议和反制。

  菲律宾和越南正大力推动就“南海行为准则”进行全方位谈判,而不是更为谨慎的“磋商”。

  菲律宾划分油气田的图谋,从美国购买舰船的“努力”,都使南海问题更加复杂化。从而使有些别有用心的国家把南海问题升级为东盟的问题。

  但南海问题的实质是中国与一些东南亚国家间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并不是中国与东盟之间的问题。一些外部势力的介入,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也将影响中国与东盟对话合作的信心。

  前景更广阔

  当今世界的重心正转向亚洲,东亚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东亚的持续稳定与发展,不仅是地区国家的共同愿望,也是全球经济复苏和振兴的希望。

  中国—东盟自贸区是发展中国家之间最大的自贸区。目前,中国是东盟最大贸易伙伴,东盟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今年上半年,双边贸易额为2105.6亿美元,同比增长12.2%。

  有关专家分析说,自贸区的率先建成是中国—东盟合作的最大亮点,这次会议会确定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升级版”,制定更为务实、具体的合作规划。

  双方也正在推进全方位互联互通,东盟正在推进基础设施、规制、人文三个层面的互联互通,中国正与东盟积极探讨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融资平台,为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在渔业基地建设、港口城市合作网络、海上卫星信息应用、海洋科技、防灾减灾、航行安全与搜救等领域,中国与东盟的合作也潜力巨大。

  有关专家指出,南海问题是中国和个别国家的问题。中国官方也表示,愿同东盟国家全面有效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在落实《宣言》框架下就“南海行为准则”进行磋商,把南海建设成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合作之海。

  中国与东盟的发展正互为机遇,合作势头良好,在杂音干扰之下,双方应以大局为重,排除干扰,开展更紧密的合作。

中国和东盟合作是必需而非可选
对叙动武,美国图什么
“基地”组织3.0时代已到来?
月球,你还有多少秘密?
华盛顿集会反对对叙利亚动武
责编:杨子岩 邮箱:guojihw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