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08月28日 星期三

八十多万人穿上红马夹 爱心服务温暖一座城

深圳人为啥喜欢做义工

■ 谢运娣 吴 锐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8月28日   第 07 版)

  文明出行,平安和谐——深圳义工交通劝导活动。

  深圳义工专程来到福田汔车站为准备归家的旅客们送上爱心。
  梅 戈摄

  深圳义工在清理街头的“牛皮癣”。

  深圳莲花北村义工站组织多名残友及家属到户外开展联欢活动。

  下午2时,深圳新城市广场U站,烈日当头,骄阳似火,66岁的张福坤老人与他的伙伴们一起,摆椅子、撑帐篷、布展台,忙得不亦乐乎。“深圳城市垃圾分类公益宣传”活动马上就要开始了。

  像这样的公益活动,每天不同时间、不同地点都在深圳上演着:扶贫济困、尊老敬老、助残助学、科普宣教、医疗保健、义务献血、信息咨询、环保清洁、交通劝导、文体娱乐等。唯一不变的,是参与者以及他们身上的那套红马甲,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深圳义工”;那套火红的义工服,在郁郁葱葱的深圳,宛如朵朵盛开的鲜花,装点着这座南海之滨的国际化大都市。

  1

  义工当成“职业”干

  有困难找义工,有时间做义工,这已成为深圳人的生活内容和一种时尚。从耄耋老人到稚气孩童,从企业高管到普通职员,从户籍人口到常住居民,从社会精英到平民草根,深圳人无不以做义工为荣。如今,深圳已建成市、区、街道和社区四级义工组织网络,团体义工单位2000多个。截至目前,全市注册志愿者义工已达84.6万,比去年同期增长83.9%,占全市常住人口8.02%。相比2011年大运会开幕前的25万名注册义工,短短两年时间,数量增长了2倍多。

  张福坤老人2006年开始做义工,他既把做义工当成自己发挥余热的地方,也把它当成一份“职业”。别人朝九晚五地上班,他也“上班”。为了不和上班族挤公车、地铁,他每天5时多就起床,6点多出门赶头班车。哪里有活动,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多次参加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深圳晚报、晶报、市义工联等组织的义工活动。从参加义工至今,张福坤已经无偿奉献了4000多小时,获得“广东省五星志愿者”、深圳“百名优秀义工”、“深圳市五星级义工”等荣誉。同为深圳义工的张福坤爱人李桂兰说,老伴做义工上了瘾,一天不做心里就不舒服。当被问及为什么做义工时,张老的话简单质朴:“做义工,让我心情好了,身体也好了。”

  在深圳,像张福坤老人这样的义工还有几十万人。他们不仅把爱播撒在鹏城大地,甚至也让温暖传递到中国乃至世界更远的地方。

  2

  8字吹响爱的集结号

  1989年,由深圳团市委牵头,19位热心的深圳青年开通“为您服务”热线电话,为遇到困难的来深创业者提供帮助,由此拉开了中国内地志愿服务的先河。次年4月,由46名优秀青年倡导的“深圳市青少年义务工作者联合会”在市民政局注册成立,中国内地第一个义工法人组织——深圳市义工联成立了。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这句古训在当时被选为义工联的口号,并出现在义工联的旗帜上、画册上、文件中、演讲中,逐渐成为深圳义工的共同价值追求。深圳市义工联合会理事会会长高正荣说,在深圳,很多人就是在“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理念的影响下,加入义工这个爱心大家庭的。

  丛飞,十几年来自甘清贫,为了资助生活困难的失学儿童和残疾人,他捐款捐物累计超过300万元,公益演出超过300多场,义工服务3600多个小时。丛飞说,每当看见孩子们激动的笑脸,快乐就会洋溢在心头。

  高正荣,10年无偿献血4.8万毫升鲜血,相当于将他身上的血抽干了10次。同时,他组织开展临终关怀服务,成为深圳市红十字会器官捐献志愿者服务队的主要成员。他立志“为更多的人快乐地活着而活着”,因为他坚信自己“因助人而快乐,因付出而年轻”。

  陈观玉、丛飞、高敏、许凌峰、李泓霖、高正荣、曾柳英、邱月娥、孙影、项美云、 李栋……一个个闪光的名字镌刻在深圳义工的旗帜上。他们,正如一盏盏心灯,照亮了无数被爱遗忘的黑暗角落。

  3

  用立法为爱心护航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深圳志愿者的精神,已经沉淀为深圳的精神底色,成为“深圳最具影响力的十大观念”之一。深圳大运会上,互动哥、擦地哥、徽章哥、鲜花少女、舞蹈标兵等127万志愿者们动人的身影至今留在人们的记忆里。他们付出的是劳动,收获的却是内心的感动;他们传播的是文明,收获的却是心灵的充盈;他们奉献的是爱心,收获的却是人生的丰满!

  “来了,就是深圳人;来了,就做志愿者”,走在大街小巷,这样的大幅公益广告随处可见。深圳团市委负责人介绍说,竖立这个公益广告的目的,就是让所有人都能感受到深圳的气质、体会到深圳的温暖,也是提醒每个在深圳的创业者,要常怀感恩之心,融入深圳,回馈深圳,共建我们的温暖家园。

  在深圳大学党委副书记陶一桃看来,志愿精神之所以在深圳蔚然成风,是因为深圳创造了让好人不吃亏的环境,这里有内地第一部规范义工服务的条例,有全国首创的“五星级义工”评选机制,有做志愿服务就有加分的积分入户政策……由于有了深圳市委、市政府的大力倡导和激励,深圳人做义工更有底气。

  2005年7月,全国第一部规范义工工作的地方性法律《深圳市义工服务条例》出台了,《条例》从法理上进一步明确了义工服务的概念、规范了义工工作。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规范义工及义工服务的地方性法规,它标志着深圳的义工服务工作开始走向法制的轨道,为从事义工事务的热心市民提供了法律保障。

  4

  设立“义工服务市长奖”

  2006年,深圳市举办了首届“百名优秀义工”的评选表彰活动。2007年开始,深圳市委、市政府还设立“义工服务市长奖”,每两年评选一届。深圳这一表彰义工的最高奖项,再次开全国先河。

  同时,深圳还经常组织一些大型的公益活动,如“深圳关爱行动”、“募师支教”、“公益金百万行”、“关爱地贫儿童‘燃料行动’”等,市民可以根据自身的专业和特长选择服务项目。

  在市民的爱心以及政府的倡导和鼓励下,鹏城大地形成了“人人尊重志愿者,人人争当志愿者”的良好局面。几乎与深圳市义工联共同成长起来的广东省五星级志愿者、深圳市百优义工、深圳市义工联社会调研组以及热线服务组大组长汪克非说:“这是一个没有名利相争,没有尔虞我诈的服务社会、传播文明的最佳平台,大家来这里都有同一个目标:无私奉献。在这个融洽、平等、和谐的环境中,和广大爱心朋友们一起为这个社会传播一点正能量,让我变得积极、乐观、开朗、快乐、健康!”今年,刚好是她在深圳义工平台上服务的第20个年头,她希望自己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再干20年!

  正因为有了千千万万的丛飞们,深圳成为了一座闻名遐迩的“爱心之城”,并当之无愧地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我们有理由相信,深圳“十人行,必有志愿者”的“志愿者之城”建设目标指日可待!

深圳人为啥喜欢做义工
大芬村油画挂进欧美客厅
责编:赵鹏飞 邮箱:hwbjjb@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