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08月24日 星期六

智能眼镜:天涯咫尺尽眼前

张保淑 张 喆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8月24日   第 08 版)

  图片来自中关村在线

  近日,美国东缅因医疗中心一位外科手术医生在手术全程中佩戴谷歌眼镜用第一人称、第一视角记录手术全程,智能眼镜再次抓住了人们的眼球。如今,眼镜不再只是用来矫正视力、保护眼睛的工具或者美容的装饰品,它改变了人们对于智能电子设备的认知。

  颠覆人们对眼镜的定义

  这款由微型摄影仪、摄像头、传感器、存储传输以及操控设备合为一体的小小谷歌眼镜,轻巧地架在用户鼻子根部,眼镜中的微型投影仪实现“一级放大”从而将视图折射到人的眼球,在人眼前形成足够大的虚拟屏幕用于显示各类信息,用户通过语音、触控和自动3种模式来控制设备,许多传统智能设备功能,例如短信、拍照、GPS导航等功能,只需一句“OK,眼镜”功能提示句来完成,省去了诸多肢体语言。然而,谷歌眼镜不仅是浓缩版的智能手机,它更是在多个领域拥有十分巨大的市场潜力,其穿戴式特点一方面提供了独特宝贵的第一视角的记录方式,甚至能催生多种行业的运营模式的变革,例如新闻业会出现后微博新闻时代的及时新闻报道;另一方面更利于远程服务,提高工作效率,例如目前已有医学博士开发医疗急救APP,佩戴谷歌眼镜可远程指导外行人员进行如心肺复苏等简单急救。

  打破虚拟现实间的壁垒

  从上世纪70年代末起,美国犹他州的科学家伊凡·萨瑟兰和他的学生鲍勃·斯普劳尔就已经开始了这场鼻梁上的电子革命,他们着手研发数字眼镜和虚拟现实应用程序,这其中便涉及到了AR增强现实技术,该技术将虚拟事物和真实环境有机结合与同步,加强了用户与设备的互动性。谷歌眼镜运用准确的地理定位,使用了地图式推送将各类数字信息至用户眼镜屏幕中,使用户能做到在数字信息和真实生活中穿梭自如。多年来全世界多个高校、世界大型电子公司、研究所等也均对增强现实技术进行了研发。我国多年来也致力于研发增强现实技术,据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王涌天教授介绍,尽管目前来说国内外AR技术市场还不够成熟,但就长远趋势来看,该技术会在今后多个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除了舞台中或是一些品牌新产品发布会中使用外,目前我国圆明园的古迹复原工程就有使用AR技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游客们可以观赏到这座万园之园的旖旎风光。

  冲击对传统隐私的界定

  尽管谷歌眼镜一定程度上拉近了现实与虚拟的距离,但瓶颈还是存在的,比如说,据王涌天教授指出,目前谷歌眼镜中使用的增强现实技术并非,介于眼镜屏幕较小,许多虚实融合场景并不能完全显示,因此如何加强眼镜中增强现实技术的效果,使用户能更大程度身临其境,而不仅仅局限于地图式的信息显示,这将是继续研发的重中之重。除此之外,更关键的是隐私安全问题,研发这类可穿戴电子设备应该时刻牢记那柄悬于头上名为“隐私安全”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正是由于相较其他类型的智能产品而言,谷歌眼镜与使用者的关系更为紧密,倘若不经过仔细观察,许多人是无法分辨是否谷歌眼镜的用户正在控制设备,这无疑对有效保护隐私打上了一个巨大的问号。尽管谷歌CEO对于谷歌眼镜侵犯隐私问题的质疑作出了“谷歌眼镜目前电池续航能力并不足以长时间摄影”的肯定回答,且谷歌也郑重声明“禁止人脸面部识别功能研发”,大部分人看到佩戴谷歌眼镜的人想必还是会心有余悸。欧盟隐私暨资料保护组织于6月18日发表公开信质疑谷歌眼镜侵犯隐私。即使有人指出只需在谷歌眼镜的摄像头旁装设一个LED灯就能简单解决被偷拍的顾虑,依靠LED灯的闪烁提醒,但在这“后棱镜门时代”,如何避免谷歌眼镜等可穿戴式智能电子成为一种“新形态的监视设备”需要开发者和使用者的谨慎细致。 

  

  

美“猎户座”飞船测试
移动即时通讯谁主沉浮
智能眼镜:天涯咫尺尽眼前
责编:张保淑 邮箱:beijing2008@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