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08月21日 星期三

在蜗居中追梦

吴芃妤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8月21日   第 05 版)

  作者:朱慧卿

  由于国外部分大中型城市的中心市区租金较高,一些初到国外,经济条件又有限的海外华人,不得不暂时租住在一些小小的“蜗居”中。在唐人街里,部分小“蜗居”不需要担保,这对一些暂时未获得合法身份的人来说也是最好的选择。

  小罗两年前刚到美国,在唐人街的中餐馆中工作,虽然他挣得不少,但是却暂时不想离开唐人街的“蜗居”。他笑着说到,居住条件的确不好,但是很便宜,等过几年多攒点钱,在美国买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公寓,把在法国打工的妻子接过来。

  黄先生上世纪70年代只身一人移民到美国,初到纽约一家中餐馆打工。由于收入微薄,只能住在唐人街的“散仔馆”。一个不到6平方米的小房间,变成了黄先生30多年的家。虽然黄先生很早之前就有机会申请政府为老年人提供的廉租公寓。但由于那些公寓大多在非华人聚居地,住惯了唐人街的他觉得自己无法适应,于是仍然守着自己小小的6平方米“蜗居”。

  袁先生和妻子在2006年买了一栋三居室的平房。原本供房压力不大,但是在今年,经济不景气使袁先生丢掉了工作。失去了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夫妇二人不得不出租两间屋子,和孩子挤在客厅里。虽然袁先生对于自己又一次“蜗居”显得很无奈,但是通过整洁的房间和墙上幸福的全家福依然能看出他们一家对未来生活的信心。

  川先生现在定居在新加坡。刚到新加坡时经济条件不好,开始几年都住在一个小单间中,这种小单间在新加坡通常给佣人住,也称佣人房,在英文中更是称为储物房。川先生的小单间4平方米左右,只有一个单人床和小的活动储物柜。但是在川先生看来,这个小单间,租金便宜,环境清静,也是他在新加坡的第一个家。

  出国的路上总是荆棘与坦途并存。部分漂泊海外的华人,他们初到异国他乡,游走在社会的边缘,四处碰壁。虽然蜗居在小小的房间里,他们对生活依然充满了梦想。

华商经营“三绝招”
新移民 海外置业需谨慎
北京设“京华奖”奖励侨胞
在蜗居中追梦
图片报道
“陪读妈妈”不容易
责编:孙少峰 邮箱:guojihw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