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08月17日 星期六

副总统辞职表抗议 血腥清场惊世界

埃及滑向内战?

本报记者 张 红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8月17日   第 03 版)

  这张7月26日拍摄的资料照片显示,在埃及开罗解放广场,一名士兵站在装甲运兵车上警戒。
  新华社记者 李木子摄

  8月14日,埃及开罗几名警察运送一名受伤的士兵。
  新华社发

  8月14日,在埃及开罗纳赛尔城阿达维耶清真寺附近,穆尔西支持者呼喊口号。
  新华社记者 李木子摄

  血腥“大屠杀”

  “大屠杀”——土耳其政府如此形容埃及军方的武力清场。埃及经历了自2011年动荡以来最血腥的一天。这是世界多数媒体对埃及8月19日的定义。

  8月14日,在全世界的诧异目光中,埃及军方终于对首都两处抗议者营地展开了武力清场。埃及官方数字显示,235名平民丧生,1400人受伤,并强调43名警察丧生。不过,“埃及反政变联盟”发表声明称,“2000多人”丧生。穆兄会也声称,清场行动至少造成2200人死亡、超过1万人受伤。

  从14日下午4时开始,埃及开始进入紧急状态,为期一个月,期间在每日19时至次日6时实行宵禁。血腥场面、紧急状态,世界不需要太多想象力就会想起曾经的穆巴拉克时代。而对于那些轻松挥别穆巴拉克、眼巴巴期待民主时代的埃及民众而言,这一切难免让他们体会到情何以堪的无可奈何。

  “鲜血滴落在上帝面前、滴落在我的良心面前,我无法为这些鲜血负责。我坚信这一切本来是可以避免的。”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埃及过渡政府副总统巴拉迪为表抗议,宣布辞职。

  自7月3日军方解除穆尔西总统职务以来,穆尔西支持者长期聚集在阿达维耶清真寺外广场和开罗大学附近的复兴广场举行示威抗议,要求恢复穆尔西的总统职务。在过去一个多月以来,西方和海湾国家多名外交官曾造访埃及,试图促成埃及临时政府和示威者和解,但调解努力最终宣告失败。

  民主困境

  开罗街头的血腥让世界媒体发出一片哀鸣之声。

  在多数分析中,内战似乎已经成为摆在埃及面前的一个必然选项。《金融时报》15日发表题为《埃及民主之死》的社评指出,内战的威胁在迫近。文章指出,要化解冲突双方的不妥协态度,需要的不仅仅是外交努力,因为冲突双方都坚信,取得胜利的唯一办法就是毁灭对方。英国《每日邮报》称,在穆尔西支持者和安全部队冲突数个星期后,这一最新暴力事件很有可能使埃及走向全面内战。美国《华尔街日报》称,埃及安全部门的强力清场将使早已对立的国家陷入无法控制的暴乱当中。

  对于埃及的民主进程,也不再有人保持乐观了。美联社与《纽约时报》都对大批军官和警官被任命为地方大员表示担忧,一些批评人士担心,这意味着独裁的穆巴拉克旧政权正在回归。英国《每日电讯报》指出,随着穆兄会呼吁支持者走上街头,埃及的暴力事件将进一步使这个重要的阿拉伯国家更加不稳定,建立民主政府的希望更加渺茫。俄新网则引用国家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普什科夫的话表示,埃及正在走向“伊拉克爆炸式民主”道路,并表示,“只有疯子才将埃及这种动荡称为是民主进程”。

  在悲观的气氛中,还有国际社会的谴责声。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通过发言人对埃及暴力冲突表示“最强烈”谴责;美国国务卿克里谴责埃及军警动用武力清场“令人发指”;土耳其要求联合国安理会与阿拉伯联盟对埃及局势立即做出反应,制止“屠杀”;伊朗也谴责埃及发生“屠杀”,并警告将产生严重后果。

  黯淡前景

  埃及将走向何方? 

  埃及实现和平的政治过渡是世界的希望。然而,前段时间国际社会推动埃及冲突双方展开谈判的努力已然宣告失败,14日的流血正是这一失败的血腥注脚。

  接下来会怎样?

  世界的目光忍不住转向了美国。《金融时报》与《卫报》等媒体均指出,美国现在应当暂停对埃及军方13亿美元的援助,直到暴力停止、各方同意谈判为止。而且,美国应该停止承认埃及临时政府的合法性。

  不过,也有人对美国的影响力表示质疑。《华盛顿邮报》文章指出,美国政府对埃及军方清场的反应以及它依然避免使用“政变”的事实说明,奥巴马及其顾问已经没有办法对埃及施加影响了。《卫报》则引用专家的话指出,华盛顿希望调解埃及冲突双方的矛盾、推动民主进程,事实证明它已经彻底失败了。埃及临时政府以及相当一部分埃及民众都已经清楚地表明,不希望美国掺和自家事务。

  此外,包括土耳其总统阿卜杜拉·居尔在内的许多人都尝试开出了药方,其内容大都包括允许所有政治团体参与接下来的选举、释放穆尔西及其政治同僚、保持克制、避免进一步伤亡等。

  然而,无论如何,埃及面前荆棘密布。《华盛顿邮报》网站文章指出,埃及资深官员认为,埃及的政治过渡或许需要一代人的时间才可能实现,而这个过程有时会充满暴力。

埃及滑向内战?
政客拜鬼 实因阳气全无
首届国际健身气功科学论坛将在纽约举行
DNA出马,蒙娜丽莎或重现微笑
印度:“傍”美国,能梦圆?
责编:张 红 邮箱:guojihw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