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08月12日 星期一

地方普通话(点点滴滴)

李明洁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8月12日   第 05 版)

  普通话是中国的通用语言。《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资料》显示,普通话说得非常流利、发音比较标准的人其实并不多,只有20.42%。一般人的普通话往往带着汉语地方方言的特征,我们把这样的普通话叫做“地方普通话”。

  地方普通话真是比普通话还普通。很多人都在说,而且表现还不一样。比如,厦门人学说普通话时,受厦门话音系的影响,会把“飞机”(fēijī)读成“灰机”(huījī)。上海的老阿姨会直接用普通话的读音去读上海话的词汇,会说“她的脚馒头(膝盖)摔坏了”。广州人说普通话时会依照广州话的语法,把“我先走”说成“我走先”。

  大多数中国人的地方普通话会受到母语方言的影响,也有不少中国人走南闯北,普通话里什么地方的口音都有。现在也发现某些地方,地方普通话相对固定了下来,有特定的使用人群、使用场合和交际效果。比如:在湖南长沙,学历较高的年轻女性,在高档商店、银行等地习惯使用一种较为稳定的长沙普通话。

  地方普通话里面有一个特例,就是台湾人说的“国语”。读音上受到不少闽南方言的影响,例如:“微笑”(wēixiào)说成(wéixiào)、“星期”(xīngqī)说成(xīngqí)。词汇上的差异更大,把“献血”说成“捐血”,把“体检”叫做“查体”。

  还有一种“土汉语”和地方普通话也比较接近。比较典型的是从宁夏、陕西东部、川西到云南、贵州这一线,是汉语和各种少数民族语言相互接触的集中地区。四川西北的阿坝藏族自治州是汉、藏、羌、回等民族的杂居地区,他们使用的汉语夹杂了各民族语言的特点。比如:当地的藏语、嘉戎语没有声调,所以,阿坝地区的“土汉语”也没有了声调。词语和语法受到说话人具体母语的影响,几种语言互相干扰,以致会出现这样的句子:“我心里不来(我想不起了)。”不仅当地的少数民族会这样说,和他们居住在一起的汉族人也用这种“土汉语”。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的普通话已经越来越好了,但是,学会、听懂多一种语言或者方言,了解地方普通话的表现,在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丰富多元的中国,还是十分必要的。

全球万名选手竞逐“汉语之星”
胎极胚来(汉语教室)
我从厄瓜多尔来
海外教授中文写作
地方普通话(点点滴滴)
普通话比粤语更怪异吗?
责编:刘菲 邮箱:haiwaibanli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