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08月12日 星期一

中国棚户区改造:“输血”转向“造血”

史新秀 姚荣华 鲍贞烨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8月12日   第 08 版)

  京煤集团工矿棚户区改造安置房在紧张建设中。
  新华社记者 公 磊摄

  北京市门头沟区棚改居民在新家迎2013年新年。 
  高学雷摄

  棚改安置房建设如火如荼。

  安居梦  
  赵乃育作(新华社发)

  上图:棚户区改造新景
  下图:小朋友在内蒙古乌海市改造后的爱民佳苑社区幼儿园玩耍。
  任军川摄(新华社发)
  制图:潘旭涛

  “拥挤破败的砖房、泥泞不堪的道路、苍蝇环绕的公厕……”《纽约时报》等外媒在报道中国的棚户区时,大多向人们展现其恶劣的生活环境。实际上,常为外媒所诟病的棚户区,也一直被看做是中国城市的伤疤。

  但近年来,这些创痕正被一一抚平。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在棚改上频频出招,加大政策、资金“输血”支持力度的同时,还引导各城市、区域苦练内功,调结构抓创新,加紧“造血”谋发展。

  今年6月,在李克强总理看望内蒙古棚户区居民时抢镜的光屁股小男孩,欢乐地搬进了敞亮的新房子。今后,随着棚改工作的推进,更多的“光屁股小孩”将拥有自己的房间。

  6月2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加快棚户区改造。会议决定,今后5年再改造各类棚户区1000万户。7月23日,住建部召开全国棚户区电视电话会议,明确要求各地在10月底完成棚户区改造计划。

  国务院会议至今,已有1个多月的时间。7月26日,笔者走进棚改片区,感受棚改带来的新气象。

                     

  棚户“伤疤”能愈合

  天空澄碧,阳光如水。7月26日,笔者来到北京市石门营五区——门头沟区改造的新区之一。

  “欢迎到我的新家做客!”在23号楼2单元,笔者见到了71岁的张桂枝,穿着深灰色的薄衫,神采奕奕。老人的房子约40平方米,从橱柜到卫浴,从地板到电视,家里的一切都朴素而舒适,小小的阳台上摆着花草和小葱,绿意盎然。

  房子不要钱,是门头沟政府给二老的棚改安置房。“这房子可不就是天上掉馅饼嘛!政府办了件大好事儿啊,我们知足了!”张桂枝笑得眼眯成了一条缝。

  在2012年搬进新居之前,张桂枝在门头沟区东辛房棚户区住了37年,一家子7口人挤在16平方米的砖房里。

  “下雨天那顶棚漏地哗哗的,想上厕所就顶着塑料布、踹两脚泥淌过去,买个菜上坡下坡来回得跑上5公里……”回忆起在棚户区的日子,张桂枝连连摇头。

  如今,辛酸已成往事。“现在这日子可得劲儿了!要买菜就去楼下超市,想遛弯儿边上有滨河公园”提起眼下的生活,张桂枝话多了起来,“而且这小区环境也好,以前走哪儿都是墙和土,现在出了家门就是花啊树啊,心里可舒坦了!”

  出了张桂枝家,没走几步,只听嘹亮的歌声从社区活动室传出:“火红的太阳出东方,乔迁百姓住新房,春风吹来百花香,幸福生活奔小康……”

  “这是尹玉宝大爷作的曲,”随行的居委会大妈李金云向我们介绍,“大合唱、扇子舞、健身操,这些文艺活动早已融入了小区居民的日常生活。”

  没有人会想到,就在4年前,这里还是因其穷苦被人戏称为“连鸟儿都不见”的老矿区门头沟;也难以想见,而今玩起生活新花样的居民曾以“家有一碗粥”为生活的目标。

  笔者随后来到东辛房棚户区,杂乱的平房一直蔓延到半山腰上,私盖的储物棚包夹着狭窄的街道,居民在迷宫式的巷道中娴熟地闪转。

  棚户区还住着少部分居民,老矿工李大爷就是其中一个。“我们家和政府都签了合同,听说明年就能搬喽!”大爷倚在门框上乐呵呵地说,“这苦日子总算要熬到头了!”

  门头沟区的棚改,启动于2009年,完工后将解决近10万人的住房问题。截至2012年底,已交付安置房约78万平方米11636套。

  “通过经济‘造血’,才能让老百姓真正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门头沟区政府宣传部工作人员戴向明说。小戴告诉我们,门头沟区正在积极进行产业转型,通过“造血”为本区的长远发展“垫底子”。据悉,该区现已关闭所有煤矿和非煤矿山,目标建设成为滨水山城,发展旅游休闲文化产业。2013上半年,该区民俗旅游接待游客31.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预计同比增长16.4%。

  在全国范围内,2008年至2012年共开工改造各类棚户区1260万户,占同期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3100万户开工量的40%,圆了千万居民的“安居梦”。

  然而,截至目前,我国仍有数千万户家庭,身在棚户区、心怀上楼梦。“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出现棚户区很正常,改造也不可能一步到位。”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接受本报采访时说,“但这不代表政府就能消极无为,而应‘快刀’改棚户,让老百姓早点住新房。现在,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很高,公共财政的能力也较强,我认为政府有决心、也有能力解决棚户区问题。”

           

  棚改“老路”难持久

  “棚户区改造既是重大民生工程,也是重大发展工程。”6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今后5年再改造各类棚户区1000万户,其中城市棚户区800万户,国有工矿(含煤矿)棚户区90万户,国有垦区危房80万户,国有林区棚户区和国有林场危旧房30万户,并逐步将非集中成片城市棚户区统一纳入改造范围。

  2004年,辽宁等省份率先开始大规模棚户区改造,2008年中央启动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改造步伐。2010年,中央全面启动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越来越多的棚户区居民住上了“放心房”,也促进了区域的面貌更新和经济增长。这背后,是政府强有力的支持。

  事实上,对于棚户区改造,中央政府一直在财政投入、融资、信贷等方面给予支持。2007年至2011年间,中央政府共安排补助资金730亿元。7月12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中又提出,今后五年,将加大对棚户区改造的补助,对财政困难地区予以倾斜。

  “今年初,已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413亿元支持棚户区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最近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的要求,又调整追加了中央预算内投资120亿元。”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穆虹说。

  除了资金扶持,政府还在建设用地、税费、安置补偿方面出台优惠政策,如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用地纳入当地土地供应计划并优先安排,减少行政审批流程;免征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扩大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的税收优惠政策范围。

  辽宁省阜新市海州区文欣苑小区是棚户区改造回迁社区之一,政府除了对社区硬件支持,在绿化、物业、供暖等软环境方面,也处于持续不断的“输血”状态,使居民真正实现了“住有所居”。但在2010年冬季却面临了尴尬局面——1/2的社区居民掏不起取暖费,主动要求停止供暖。该区百姓就业率较低,收入偏低,是导致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

  类似阜新市的实践证明,仅仅通过政府补贴的单纯“输血”模式,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居民的生活困难。“以前棚户区改造所采取的政策扶持、改造区域住房条件、完善基础设施等‘输血型’老路子,解决的只是一时之需”。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胡小武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拉动投资与消费,带动产业发展,形成持续发展的“造血机制”,为城市‘造血’才是将来棚户区改造的关键。”

        

  “造血”转型是新路

  “对棚改地区重点进行调整产业结构,改善投资环境,盘活地皮,激活市场,增加就业,为当地城市的发展注入持续发展的新鲜血液,这是棚改区‘造血’发展的应有之义。”胡小武说。

  正如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很多方面如棚户区改造等,可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此,棚改区域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由“授人以鱼”的输血型扶持向“授之以渔”的造血型发展转变才是棚改的重点。

  据了解,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棚户区是未来5年改造的重点区域。目前,全国有69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县、区)”。这些依矿兴起的城市,因矿产资源枯竭,矿区工人失业,产业衰退,就业和民生保障难以为继。

  实际上,西方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过类似问题,如德国鲁尔区、英国曼彻斯特、西班牙毕尔巴鄂等。鲁尔区曾是德国最重要的煤炭和钢铁基地,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遭遇经济结构危机。面对危机,德国政府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功能转型。经过40余年的努力,鲁尔区已成为当前德国经济的核心区。

  目前,我国正借鉴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经验,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为当地经济发展进行“造血”,走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被列为“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的辽宁盘锦,近年来提出“改造与开发并举”的棚改思路,将棚户区改造和城市商业经济的发展同步安排。盘锦市连片开发棚改项目,建设商住一体的房地产,形成新商圈,提升招商引资的吸引力,带动零售行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同时,盘锦市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发展精细化工和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目前,盘锦市石化及精细化工企业发展到262家,超过传统的油气采掘业成为第一大支柱产业。

  魏家棚户区是盘锦市最大的棚户区,经过改造形成了晟华新区,如今是该市西部的新商圈。新商圈集购物、休闲、餐饮、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不仅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便利,而且增加了他们的就业机会。“这下好了,不用东奔西跑,就在家门口工作,不但能挣到钱,还有时间照顾孩子。”魏家棚户区居民刘大妈说。据了解,晟华商业区目前已使400多名棚户区居民有了工作,未来还将提供3000多个就业岗位。

  “传统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是实现区域‘造血’型自我发展的必要步骤,”胡小武谈到,“做好产业转型升级,首先,把西部大开发和东部梯度产业转移进行对接,将新兴产业有针对性地植入棚改的资源枯竭型城市中。其次,国家应该引导培育工业遗产旅游城市,国家、社会、艺术家多方努力,促进当地旅游和文化产业的更新和复兴。”

  棚户区改造和当地“造血”型发展密切结合是大有裨益的。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认为,如果我们建设一些新兴的服务产业,就能给城市带来新的商机。一方面,有利于缩小城乡发展的二元结构和贫富差距;另一方面,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参与到区域和国家的发展当中,通过自己的劳动改善生活质量,让中国梦真正体现出是人民的梦、强国的梦。

中国棚户区改造:“输血”转向“造血”
责编:潘旭涛 邮箱:hwbj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