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08月01日 星期四

大象、犀牛、老虎减少究竟谁之过?

严 冰 梁天一 史新秀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8月01日   第 05 版)

  行走在非洲沙漠上的象群

  休憩中的老虎

  肯尼亚纳库鲁湖国家公园里的野犀牛

  国际上“大象、犀牛、老虎减少由中国引起”的说法一直被炒得沸沸扬扬,然而,这种说法带有太多非客观评价的主观色彩。大象、犀牛、老虎减少,究竟谁之过?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主任孟宪林接受本报独家采访时说,造成野生动物越来越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栖息地减少、以生存为目的的捕杀、自然灾害、原产地缺乏监管是非常重要的四方面原因。

  尽管西方国家因为文化传统、政治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等原因对中国有误解,但是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一直在保护野生动物方面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并且,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严厉打击非法贸易,被越来越多不存偏见的国际社会人士所肯定。中国还连续两次获得“CITES(《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秘书长表彰证书”,这在世界各国绝无仅有。

 

  1 谬论:

  野生动物减少由中国引起 

  “目前全世界近800种野生动物濒临灭绝,备受关注的野生虎已由1900年的约10万头急剧下降到目前不足3500头……”国家林业局网站上公布着这样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相关资料显示,在过去40年,犀牛数量已经减少了90%,如果猎杀大象的非法活动继续蔓延,10年内,非洲境内多数大象将消失。

  大象、犀牛、老虎的减少已成不争的事实,但到底是否由中国引起,在国际上还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

  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张陕宁处长接受本报采访时说:“近年来,一些国际组织对中国经济和居民收入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非洲猎杀动物的上升跟中国经济增长成正相关。他们认为中国人有钱了,把象牙当做保值增值的收藏品,这些需求刺激猎杀行为发生。”

  “这种说法完全是主观臆断,目前并没有事实证明中国居民增长的可支配收入用来购买象牙,非洲猎杀动物数量的上升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和中国经济增长风马牛不相及。”张陕宁谈到。

  在一些关于保护濒危野生动物的国际会议上,“大象、犀牛、老虎减少由中国引起”的说法也甚嚣尘上,中国常常成为被指责的对象。

  2013年3月,《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第十六届缔约国大会期间,《纽约时报》发文称,中国对象牙的需求导致非洲被捕杀的大象数量快速增长。来自东亚野生物贸易委员会的大象专家汤姆·米利肯也认为,“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更多地推动了非法象牙交易。”

  类似的观点在国外颇有代表性,认为中国应对野生动物的减少负责。面对诸多质疑,中国应该有一个澄清的机会,更需要为自己正名。

  2 驳斥:

  无端怪罪中国没任何道理

  “实际上,造成野生动物越来越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栖息地减少是最主要的原因。另外,自然灾害、以生存为目的的捕杀、原产地缺乏监管也是非常重要的三个方面。”孟宪林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提到。

  由于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人们为满足对粮食的需求,不断扩展或新建村镇和发展农业生产;为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不断发展工业占用土地。非洲象牙海岸——科特迪瓦,近年来2400万英亩的原始森林遭毁;素有“野生动物天堂”之称的肯尼亚,近些年也拓荒种粮,扩建新村,大大缩小了象群、黑犀牛的栖息地。

  “由于环境气候的变化和人类活动的扩张,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不断缩小,环境的野生动物承载量也不断下降。很多野生动物如老虎、鹰等属于独居动物,它们为了争夺地盘或食物会自相残杀。”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院长张伟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

  另外,张伟谈到,自然灾害尤其是冰雪和干旱灾害对野生动物种群造成的危害也是巨大的。非洲的许多地区都是旱灾的频发地。2010年至2011年间,东部非洲遭遇60年来最严重的旱灾,干旱程度最严重的地区——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大部分是非洲象、犀牛的分布地区。

  还有,以生存为目的的捕杀。据悉,2011年,南非野生动物保护区内448头犀牛遭猎杀;2012年前3个月,109头犀牛遭猎杀,平均每天超过1头。“在非洲进行非法猎杀的绝大多数是当地人。”孟宪林认为,“进行野生动物非法贸易并非是为了满足别国需求,而是当地人为了从这种贸易中获取利益,满足生存需求,因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资源国居民的生活水平和收入亟待提高。” 

  然而,这些处于源头上的国家大多缺乏严格的监察和市场监管,因此不能从根源上遏制非法猎杀和非法贸易。由此,张陕宁认为:“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是一个完整的链条,资源国或沿途国家的海关对濒危野生动物贸易的监管和执法的失职造成了链条的缺口,因而这些国家对野生动物濒危负有一定责任。无端怪罪中国没有道理。”

  3 分析:

  主观臆断从何而来

  既然造成野生动物减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那么“中国引起大象、犀牛、老虎减少”的主观臆断从何而来呢?

  国家税务干部学院政治学教研室阚道远老师认为,这种言论“根源于各国形态各异的文化传统、政治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

  文化传统差异方面造成的误解主要来自对中医的不了解。传统中医认为,虎骨、虎皮、犀牛角等是珍贵的中药材,对一些疾病有着很好的疗效,东亚野生物贸易委员会、世界自然基金会都有声音认为“中医药造成部分珍稀野生动物濒危”。

  对此,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刘张林解释道,“中国中医药历史上的确存在野生动物入药的情况,但随着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的提高和药用动物人工养殖技术的发展,滥杀野生动物入药的情况已非常少见。目前中国已建立了严格的野生动物保护机制,多数药用动物已实现规范化的人工养殖供给,这种言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中国当下中医药行业发展现状的不了解。”

  我国早于1993年就已全面禁止虎骨入药,颁布了《关于禁止犀牛角和虎骨贸易的通知》,其中明确指出,取消犀牛角和虎骨药用标准,今后不得再用犀牛角和虎骨制药。随后又出台了《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有效保护了包括很多药用物种在内的自然资源。此外,各地的森林公安、药监、工商等部门都建立了严格的监管制度,对药用动物人工养殖基地、中药材生产加工企业及经营门店进行监督。

  “中国引起大象、犀牛、老虎减少”这种说法的另一依据是中国查处的濒危野生动物违法案件数量较多。

  2012年,国家林业局组织的集中行动共查办了野生动物案件647起,收缴野生动物7万多只、制品3700件、动物皮近5000张。

  “现有执法数据只能说明近年来中国在打击野生动物及产品非法贸易方面采取了极为严厉的措施,是中国加大执法监管力度、提高执法效率的具体体现。”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印红谈到。

  孟宪林表示,目前,濒危野生动物的话语权操纵在西方国家手中,他们充分利用一些国际野生动物保护组织和部分媒体,大力宣传他们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的主张、措施,却对中国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进步视而不见,用各种外交手段影响国际舆论向其倾斜。

  “西方国家对中国逐步发展起来并越来越强大感到了威胁,想通过限制野生动物贸易遏制中国发展。”孟宪林说道,“对于资源国来说,将野生动物减少归咎于中国也是转嫁其自身对野生动物保护不到位责任的一种方式。”

  4 立场:

  保护监管担大国责任

  “大象、犀牛、老虎减少由中国引起”这一说法并不符合中国的真实情况。然而,面对复杂因素造成的部分野生动物濒危的局面,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一直在为世界野生动物保护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据了解,我国目前已初步形成了类型齐全、功能完备的自然保护区网络体系,有效保护了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85%的野生动物种群和65%的高等植物群落。通过积极的保护措施,有效地保护了我国濒危动植物物种生存区域,使濒危物种消亡的速度减缓。

  不仅如此,中国还正确处理了保护、繁育和合理利用的关系,印红表示,“对于中国来讲,加强资源保护,积极驯养繁殖,合理开发利用,这是《野生动物保护法》确定的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的方针。”

  按照《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的保护管理方针,针对国家野生动物资源总量不足的现状,我们在处理保护与利用关系方面有三个基本的准则:一是要坚持生态优先。二是积极驯养繁殖。三是合理开发。合理开发主要是政府建立合理利用秩序,通过法律法规制度和监管秩序,保护合法经营,打击非法经营。

  同时,中国还实施严格的贸易监管。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司总工程师严旬表示,“中国对象牙的贸易主要用于象牙的精美雕刻工艺的传承。有资格的企业必须要有合法的象牙原料来源。这些原料来源都是这些企业从非洲通过公开拍卖,在CITES秘书处的监管下完成的。”

  相关资料显示,2008年,《濒危物种公约》秘书处对中国的象牙交易监控和市场状况进行审核后,认为中国在控制象牙交易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中国已经符合《濒危物种公约》规定的标准,同意中国作为特定的非洲国家库存象牙的贸易伙伴国。

  “野生动植物是可再生资源,科学合理地利用管理可以做到可持续性发展,”孟宪林说,“但科学管理并不意味着过度保护,其数量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过度增长对环境造成的巨大压力。”

  除了一直严格监管,合法加工、贸易,中国还在立法、执法等多方面加大力度打击象牙非法贸易。2011年12月,中国成立了部门间CITES执法工作组,整合林业、海关、农业、工商和公安各方面力量,对内协调开展CITES执法活动,对外开展国际野生动植物执法合作。

  据悉,协调小组在成立后的一年半时间里,已连续两次获得“CITES秘书长表彰证书”,这在世界各国绝无仅有。

  5 呼吁:

  跨国合作实现多赢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秘书长约翰·斯甘伦在第十六届缔约方大会上说,“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正在不断升级,呈跨国化趋势,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 

  “走私及非法经营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活动实际上涉及到盗猎、运输、走私出境、走私入境、非法经营等一系列环节,只有涉及到上述环节的各个国家共同努力,多环节强化执法,才能最终取得实质成效。不能仅仅依靠某一个国家或部分环节的努力。”印红表示。

  近几年,为打击野生动植物资源犯罪,我国不断加强与非政府组织、政府间国际组织、区域性执法组织及有关国家和周边地区的联系与合作。

  2010年5月-11月,中国参加了国际刑警组织的“旋梯行动”、“老虎行动”及“捕食行动”,查获大量非法案件,有力打击了走私和非法经营利用老虎、大象等濒危物种及其制品活动。

  今年伊始,中国首次牵头,组织亚洲和非洲22个国家,成功开展代号为“眼镜蛇行动”的濒危物种联合缉私活动,缴获42吨紫檀、6.5吨象牙及其制品、1.55吨藏羚羊绒等大量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

  中国部门间CITES执法工作协调小组、海关总署缉私局、公安部边防局和国家林业局的卓越表现,受到了6家组织方的联合表彰。印红表示,“眼镜蛇行动”是国际社会合作打击跨国犯罪的成功范例,不仅显示了中国推动多边合作打击走私濒危物种犯罪的决心和能力,也体现了中国政府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和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活动的一贯立场。

  2013年7月28日,中国分别与印度、俄罗斯有关部门就保护老虎及其栖息地、打击野生动物非法贸易进行了双边会谈。中俄双方确定,率先启动研究制定“东北虎、东北豹跨境保护合作工作计划”。

  印红表示,中国在严厉打击非法贸易的同时,也希望各个国家在非法贸易的源头、转运和交易等环节,共同加大执法力度,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遏制非法贸易和走私。

 

  链 接

  虎:哺乳纲豹属的四种大型猫科动物中体型最大的一种,有“百兽之王”之称。虎在我国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Ⅰ级、《华盛顿公约》(CITES)Ⅰ级保护动物。  

  象:目前世界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属于长鼻目,只有一科两属三种,即象科,非洲象属和象属,非洲象属有两种:普通非洲象(也叫热带草原象或灌木象)和非洲森林象。象属只有亚洲象一种(也叫印度象)。

  亚洲象主要分布于中国云南省南部,国外常见于南亚和东南亚地区。亚洲象的智商很高,性情也温顺憨厚,非常容易驯化。在东南亚和南亚的很多国家,当地居民都驯养它们用来骑乘、表演等。  

  犀牛:犀牛是哺乳类犀科的总称,主要分布于非洲和东南亚,是最大的奇蹄目动物,也是体型仅次于大象的陆地动物。

  现在世界上共有四属五种犀牛:黑犀牛、白犀牛、印度犀牛、苏门答腊犀牛和爪哇犀牛等五种,而这五种犀牛都属于《华盛顿公约》附录Ⅰ中的保护动物。

大象、犀牛、老虎减少究竟谁之过?
责编:潘旭涛 邮箱:hwbj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