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07月26日 星期五

触摸3D台湾(编辑部故事)

刘 凌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7月26日   第 05 版)

  2013年3月1日,随着李安手捧小金人对台湾一声道谢,第一期台海时评《为何听不得李安说“谢谢台湾”?》姗然而至,从那时起,纸上的台湾就遇到了网上的台湾。

  纸上的台湾字字珠玑,网上的台湾灵动鲜活。两者不期而遇,从飘着墨香的字里行间走到了瞬息万变的数字世界,只要你轻击鼠标,那个远在天边的小岛就近在眼前,触手可及。

  第一维度 纸上学步

  依照小说家的一贯思维,名不见经传的毛头小伙要在人才济济且鱼龙混杂的江湖中立稳脚跟,摆在他面前的有两条路:要么挑战或倚仗一位功成名就的江湖前辈,一战成名,要么跟随一位识得英才的慧眼伯乐,借势而发。前者的机会可遇不可求,后者却是台湾频道先天具有。

  当海外网台湾频道还只有个雏形的时候,海外版港台部已经在业界闯出一片天地。初出茅庐,台湾频道便由此披上了这位“前辈”权威、专业的光环,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的身份更是吸引了不少圈内人士的注目,先天优势让台湾频道的第一步走得稳当。

  第一步迈出,台湾频道开始蹒跚学步,港台部不是递上“学步秘籍”指导技艺,也不是执子之手,将子带跑,而是站在同一起点,真诚地问了一句,网络需要什么。由此,台湾频道最大限度地依托了港台部经年积累的作者资源,有了台湾趴趴走、随手拍台湾等集文字意趣与视觉享受为一体的经典栏目。

  第二维度 草根逆袭

  白马不一定属于王子,但网络一定属于草根。尽管仍在学步,台湾频道与生俱来的草根性使得报纸的边界得以延伸。

  相比报纸的严谨与规矩,网络简直是“草根肚里能撑船”,五花八门,无所不包。台湾频道的“大肚”虽是报纸不能企及,却是不少“报人”朝思暮想。于是,学者钟厚涛的《美国渲染两岸军事失衡,居心何在?》因言辞犀利没有见诸报端,却落地网端,创下点击量高峰。台湾媒体人郭台客对“立法院”的谐谑爆料未能纸上留痕,却成就了《台湾来论》,在网络中还原了台湾人自己眼中的台湾。

  草根队伍庞大,八卦灵通,网络务须跟上草根千变万化的脚步实时更新。稍有遗漏,也许与读者就相忘于江湖……相较于精雕细琢、一日一期的报纸,网络的第一要义就是快。雅安地震的第一时间,我们便联系驻台记者孙立极,先于报纸发表《雅安地震台湾援建学校仅墙皮脱落》,各大媒体争相转载。随后,台湾频道建立《我在现场》栏目,直击涉台突发事件,迅速作出反应,翌日再由报纸作详细报道,确立了突发事件先网后报的合作模式。

  第三维度 视听盛宴

  “纸上”得来终觉浅,纸上报道版面有限,形式固定,舞台朴实,表演就难求华丽。网络报道则好比脱缰之马,可随意驰骋。版面不够?分页可以拓展长度。疲于阅读?图片、视频前来助阵。背景知识不足?看看相关链接,凡你所想,应有尽有。如果将纸上文章看作枝干,那么视听手段就是添枝加叶,略着几笔,就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集“大树”之所成者,莫过于方兴未艾的专题制作。

  “汪辜会谈”20周年纪念之际,台湾频道报网合作首个专题《两岸走过多少路》,回顾两岸几十年来的曲折心路。我们依照“大树”原则,用做文章的思路定调专题主线,确定了两岸关系经历的几个历史时期,初建枝干。随后辅以大量历史图片、纪录片视频,一篇冗长的记叙文就这样分割成段,读者们看着上世纪50年代的空飘传单、听着台湾老兵的归乡故事,两岸心路就了然于胸。

  坐在电脑前,浏览起经营几个月的台湾页面,眼前缓缓展开一幅荧幕,荧幕上有高高在上的“立法院”,有市井街头的小书店,有居于深山的原住民,有闹市抗议的大学生。我们看得到荧屏风光变幻万千,听得到座上观众抚掌赞叹,甚至嗅得到阵阵的爆米花香,我们就是这一出出永不杀青的电影放映者,以三维的视角展现千奇百怪的台湾社会,报网之间以彼之长补己之短,去触碰一个最立体最真实的台湾。

  (作者系海外网台湾频道编辑) 

应对突发事件报道的三种能力(网编手记)
信息时代真的来了(网上中国)
微信故障,给谁敲响了警钟
触摸3D台湾(编辑部故事)
一周新闻热搜词
责编:徐 蕾 邮箱:xulei@haiwai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