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轻轻一眨眼,就能直接在镜片上浏览网页;腕上的手表突然收到朋友的信息,用语音直接输入就能回复;脚上的鞋子已经加装了特定的仪器,不仅可以自动定位记录每天去过的地方,还能计算出一天走了多少步、消耗了多少卡路里……这些听起来很酷的可穿戴装备,正在成为各大科技公司在“后智能手机时代”发力争夺的“蓝海”。
国内外巨头纷纷发力
美国互联网女皇玛丽·米克在她的《互联网报告2013版》中多次强调了可穿戴设备的广阔前景并对此进行了大篇幅的阐述。事实上,国内外互联网巨头们早已纷纷开始在可穿戴智能设备领域排兵布阵。谷歌早在去年4月份就迫不急待地发布了谷歌眼镜的概念设计,这款眼镜将集智能手机、GPS、相机于一身,在用户眼前展现实时信息,只要眨眨眼就能拍照上传、收发短信、查询天气路况。
而靠一部手机改变世界的苹果公司也没有闲着。有最新消息称苹果公司最近正在广招人才,目的就是为了更快地攻克其即将推出的手表产品iwatch的技术难关。在很多人看来,苹果公司在这款手表产品上下足了功夫,正是为了在iPhone系列产品“疲劳”后,补充新的刺激点。不过,种种迹象表明,这种具有社交应用、短信或是收发电子邮件功能的手表产品已经被三星等多家互联网巨头企业盯上。
同时,国内的互联网企业也不甘落后,百度就在今年6月份率先推出了国内首款穿戴设备——咕咚手环。这种与百度云服务结合的手环,不仅能支持运动提醒,还可通过记录睡眠,在最理想的时刻将佩戴者唤醒。而据传百度在手环技术相对成熟后,还将在可穿戴设备领域推出其拳手产品——百度眼睛。这款与谷歌眼镜功能相似的产品,还可以和百度语音、百度云、百度地图等进行深度整合,并预期在国内建立一套智能穿戴设备规范。
替代智能手机有其原因
“穿戴设备的兴起与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是相辅相成的,穿戴设备是数据的入口,而对大数据的深度分析,能够让用户重新认识自己的工作生活。”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表示,未来两年内,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智能手机可能被“伪装”成眼镜、手表、手环。穿戴设备成为下一个“iPhone”并非没有可能。
将可穿戴设备看成是智能手机的替代品,并不是没有道理。一方面,能够24小时贴身携带的可穿戴智能设备相比其他移动设备不仅更加便携,在使用上也更加便捷,它几乎可以完全依靠人体的自然动作实现操作。比如通过眨眼进行拍照,挥手开启录音等。这显然比双手捧着设备按钮、滑动、翻菜单、搜索更加诱人。更重要的是,由于可穿戴设备几乎跟人体融为一体,随着云计算的快速发展,其所带来的强大计算能力可以直接对人体的能力进行增强。就像每个人都有超能力一样,眨眨眼睛就能够知道明天的天气,扫一眼英文报纸就可以出现即时翻译的结果,坐在车里就能看到10公里外的路况……
而另一方面,目前的智能手机发展正在进入瓶颈期,各大厂商除了比拼硬件参数——把屏幕做大、把处理器升级外,已经很难找到新的卖点,而耗能过大、不易携带等弊端已经显露无遗。让手机回归手机,治愈对“多功能”手机的过度依赖症,正是用户的潜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