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07月11日 星期四

今天我们如何“玩”出新品位

严 冰 黄 达 何曦悦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7月11日   第 05 版)

  6月25日,湖南资兴市小东江湖面上烟雾缥缈,摄影爱好者在拍摄雾中小舟。 
  新华社 陈海宁摄

  天文爱好者们在观测日全食。
  夏鹏飞摄

  6月30日,河北省承德市社区服务站里,居民在练习书法。
  新华社 咸立东摄

  “玩”是一个很有学问的词,古往今来,爱玩的人多,而会玩的人不多。很多人爱玩书法,但只有王羲之玩出了“天下第一行书”;很多人都爱听故事,却只有蒲松龄“听”出了《聊斋志异》;很多人喜欢唱京剧,却只有梅兰芳唱成了一代宗师。可见,玩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玩出品位、玩出价值、玩出成就却并不容易。那么今天,有哪些玩法值得我们去玩,我们又该怎样玩出品位?请看——

          

  “他们装备昂贵的莱卡相机,只为在景点前用10秒拍下‘V’字手势。他们用7天游遍欧洲12国,每天都发条‘到此一游’的格式化微博。他们穿着短裤、白袜加皮鞋,却在香奈儿门店前大排长龙,他们是中国游客。”这是网络上广为流传的一则描述“中国游客”的段子。

  不错,近期,有美国媒体评论中国游客称:住便宜宾馆,吃廉价饭,省钱买奢侈品。消息一出,激起千层浪。有人认为这是个人行为无可厚非,有人认为这些人不懂消费不懂奢侈品很不会玩。

            

  兴趣连起小圈子——体味自然之美 

  刺蓟淡紫色的花朵中喷出了毛茸茸的种子,一只小虫被雨滴困在了狗尾草上。这一张张精美又充满了奇趣的照片,都出现在豆瓣网“自然笔记”小组里。原来,这个玩照片的“自然笔记”小组,是一群热爱植物聚到一起的网友。他们会不定期地组织一些郊游、登山活动,并将所见的植物用照片、手绘、标本的方式在网络上分享,展示自然的美丽。 

  “每次登山或旅行,总和身边的花草树木擦身而过。而现在,我学会了好好端详、认识这些可爱的植物们!”“自然笔记”小组的成员之一韦安安介绍说,“小组成员里擅长绘画的就为植物画手绘,擅长摄影的就拍照,还有一些朋友有专业知识,为我们普及植物的名称、习性甚至药理作用。”

  “这是九里香,一种清香扑鼻的树;这是生石花,特别奇妙,看上去像一堆鹅卵石,但却能开出娇小的花朵。”为了记录这些植物,韦安安还专门制作了一本剪贴簿。她说:“我从小就喜欢植物。这样的活动不仅增长见识,和这些安静的植物打交道,还让我体会到了内心的宁静。”

  这就是自然之美,既能静心、又能悦目。闲暇之余,拿起相机,邀请朋友,一同前往公园、山林,记录美丽瞬间,体味自然之美,不失为一种雅兴,更是一种有品位的玩法。

  而这仅仅是有趣的同城活动中的一种。据调查,在豆瓣网、果壳网以及各地的同城网站中,笔者看到,拥有不同兴趣爱好的人们呼朋引伴,聚集到一起,组织了多种多样的业余活动:

  在昆明,有“业余电影社”,定期组织影片观摩活动;在北京,有“我就是要自己做衣服”小组,组员们利用周末学习缝纫技巧,自己动手制作衣物;在南京,有业余天文爱好者团队,披星戴月前往郊区,领略星空的美丽。

  全国各地兴起的“爱玩”风潮,涵盖了历史、科技、生活等各个领域,让不同兴趣的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业余小组,让平凡的周末充满了知识与乐趣。

  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胡小武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这体现了一个国家或民族到了一个相对富裕阶段之后,人们的休闲生活方式的变化,属于有钱又有闲的时代。这是休闲社会或者说后工业社会比较典型的特征。在这样一个阶段当中,很多人都有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希望在衣食无忧的情况下找到一种‘畅感’和‘high感’,所以很多人就会去玩。”

  休闲有了新方式——钻研天文地理

  除了走进自然,我们也有其它玩法。“上车睡觉、下车拍照,中间停下撒泡尿,这种疲惫的旅游方式不符合我的要求。”王礼安是上海某家外企的白领,平时休假时间十分有限。“与其去旅游景点人挤人,我更愿意参加一些有质量的团队活动。”

  那么,他口中的团队活动,又指什么呢?

  原来,王礼安参加了上海“科学青年看星空”小组,据他介绍,他们经常去上海郊区观测星空,并互相交流天文知识。“在小组朋友的指导下,我刚刚买了一架业余级的天文望远镜。第一次看到天蝎座的三个大星团时我激动极了,非常壮美。”他对笔者说,“这可比普通的去郊区农家乐有意思多了。”

  其实,国内还有很多像王礼安这样的人,他们虽然不是天文学家,不是地理学家,不是考古学家,不是发明大王,但他们却用自己的闲暇时间钻研天文地理,考证历史古迹,这样的玩法,不也是颇有品位吗?

  对此,胡小武说:“国内有一部分小众团体玩的非常有品位,而且很专业。比如科学研究、天体探测、考古等等五花八门,相当于‘十万个为什么’当中很多的探求,这是好事。”

  他表示,这种有品位的玩法除了对个人是一种素质提升外,对国家来说,也常常会对社会产生意料之外的推动作用。比如大家都喜欢玩琴棋书画,必然就会推动民族在艺术修养层面的提高、审美层面的提高,同时还能推动文化产业市场的繁荣。再比如一些科学探究活动,就可以推动科学普及。有趣的、有意义的玩法,都会在不经意当中改变和提升社会在某一领域的水平,最终还可能推动某个产业的进步和繁荣。

  可见,旅游不再是休闲方式的代名词,人们更喜欢尝试“跟着感觉走”,让自己的爱好决定闲暇时间的安排。

  据了解,今年5月,国家旅游局首次发布《中国国民休闲状况调查报告》。调查显示,中国人每天用于休闲的时间仅3.156个小时,远低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18个国家平均值5.736小时。所以,在休闲时间不足的情况下,利用有限的闲暇玩出品味,值得推广和提倡。

  会玩提升幸福感——感受艺术人生

  “玩法虽然很多,但我们也要时常问问自己为什么玩。”山东的黄先生是一位高级物流师,但在平时生活中,是一位狂热的书法爱好者。走进他家,就会看到桌子上摆着宣纸、毛笔和墨汁。

  黄先生拿出几年前买的收藏书籍《中国传世书法》对笔者说:“我喜欢书法纯粹是业余爱好,因为书法能使我静心,让我在繁忙工作中找寻一个自我空间,让我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如果每天不能写上几个字,我就会感觉缺少什么,有种美中不足的感觉。”

  与黄先生一样,对于艺术,大学校园里也有不少同学表示感受很深,希望在以后的生活闲暇时能学习和实践一门艺术,作为“娱乐”。其中,中国政法大学的柯夕对辩论有着自己的理解:“我希望以后生活时也能参与现在大学里的辩论。辩论是一门艺术,也是说话的艺术,它能使我感受到思维的激烈碰撞,让我保持一颗思辨的心和辩证的思维。”

  其实,诸如这样的艺术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做瑜伽、学美食、甚至去博物馆做研究都是不错的选择。

  国家旅游局副局长祝善忠表示,解决了“有钱”、“有闲”的问题之后,老百姓的休闲娱乐需求快速增长,大众旅游休闲时代已经到来。各种旅游休闲活动,使人们既能舒缓工作压力、缓解精神紧张,也能陶冶情操、增长知识、益智健身,进而提高个人和家庭的幸福指数。

  据了解,当前政府对多种多样休闲方式持积极鼓励态度。今后将进一步丰富国民旅游休闲产品,加强城市休闲街区、环城市游憩带、特色旅游村镇建设,同时还鼓励和支持私人博物馆、书画院等民间休闲设施和业态发展。

  对此,胡小武表示,他希望国民能越来越“会玩”,同时“会玩”的人也越来越多。而随着“会玩”的人越来越多,潜移默化的改变也将逐渐显现。除对社会相关领域的推动作用外,对个人而言,也有益于身心健康,有利于传播正能量,同时还可能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比如很多玩家玩着玩着,就玩成了专家。这样的专家,多多益善。而且政府要鼓励好的玩法,并为他们创造条件。

      

  制图:潘旭涛

今天我们如何“玩”出新品位
“玩”出品位 才能让人生更精彩
责编:潘旭涛 邮箱:hwbj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