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07月06日 星期六

科教纵览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7月06日   第 08 版)

  图为春晚曾使用的全息成像技术

  5措施护航中国互联网

  本报电 (记者张保淑)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张峰在近日召开的中国计算机网络安全年会上指出,随着信息技术在铁路、银行等重要行业的广泛应用以及核设施、航空航天等重要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这些领域的系统数据和运行安全面临严重威胁,特别是威胁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行的网络攻击,会给经济运行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甚至会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鉴于此,张峰提出维护我国互联网安全的5项措施。一是加强安全工作联动技能,建立起运转灵活、反应迅速的工作机制,整合政府、企业、行业组织等资源。二是加强防控应急能力建设,逐渐完善网络安全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确保发生网络安全事件后能够准确判断、迅速反应、有效应对。三是加强新型网络安全威胁相关研究投入,探索出有效应对措施和保障技术。针对网络钓鱼、木马、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以及互联网新技术新业务可能引发的新问题,加大科研能力投入,提高应对网络安全新风险的能力,形成网络空间威胁检测全局感知,预警防控。四是加强网络安全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网络安全领域的经验共享和协作。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置协调中心已与国外51个国家和地区的91个组织建立了联系机构及联系机制,加强了跨境网络安全事件的协调处置,共同维护全球网络空间安全。五是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促进社会网络安全防范意识与知识水平的提高。

 

  3D助力移动全息成像(见图)

  据媒体报道,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科学家攻克了一个重大技术难关,让制造低成本高品质全息显示器的梦想照进现实。不久后,消费者便可以使用笔记本电脑观看到《星球大战》中出现的移动全息图。

  全息视频经常在科幻作品中出现,最著名的例子当属《星球大战》中莉亚公主的全息影像。当前用于投射全息影像的系统不仅造价高,同时存在重大缺陷,其中最主要的缺陷就体现在空间光调制器上。这种装置负责在三维空间内引导光线,形成光点。如果采用当前的技术,全息影像的尺寸、观看角度、帧速以及景深等主要指标均受到限制。

  麻省理工大学的一个科学小组研制出一种全新的空间光调制器,能够克服绝大多数缺陷。这一研究成果让全息影像从科幻走进现实成为一种可能。研究发现刊登《自然》杂志上。据科学家估计,采用这项新技术制造全息显示器的成本不到320英镑(约合500美元),这不包括光源的费用。

  该研究小组在论文中指出:“我们正在研制基于这种装置阵列的显示器,例如小型PC驱动的全息视频显示器和宽度超过1米,由专业硬件驱动的大型全息显示器。借助于我们研发的新技术,制造全色标准视频解析度和30Hz刷新率的全息视频显示器能够成为一种可能。”与3D图像一样,全息影像允许观察者四处走动,从任何一个角度进行观察。

  (珏  晓) 

 

  中国北方国际科博会举行

  本报内蒙古满洲里7月4日电 (记者杨宁)由科技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等主办的第十届中国北方国际科技博览会在满洲里市开幕。本届科博会有中、俄、蒙、日、韩等国参加,成为面向东北亚区域的国际性科技盛会。展会室内展厅面积2万平方米,特装展位14个,标准展位600个。室外展区1万平方米,展位近1000个。

 

  中学生地理标志征文结束

  本报电  第五届全国中学生商标知识竞赛、地理标志征文系列活动历时一年,日前圆满结束。这次活动收到征文和答题卡24万多份。涵盖全国24个省、自治区、市近百万中学生。由中华商标协会主办、中国中学生报承办。

  (杜  立)  

科教纵览
科研论文为何热衷国外首发?
创客开启个性化制造时代
责编:朱 凯   邮箱:beijing2008@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