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毕业季。一年一度的美院毕业展相继上演。对于参展的大多数学生来说,毕业展是他们艺术生涯的第一个展览,意义非同寻常。在这个“史上最难就业季”,毕业展也成为各大艺术院校展示学生风采、促进学生就业的一个途径。各大招聘机构负责人边看展览边挑人、挑作品,成为艺术院校毕业季的独特景观。
学校主动适应市场
一直以来,毕业展仅仅是作为各艺术院校每年一度的内部展览,以简单陈列学生作品的形式,来展示学校教学和学生专业的成果;学生也都将其视为在母校“露脸”的一个机会。但随着近年来就业压力的增加,各大院校也不再固守传统,开始策划毕业展,扩大影响,一步步将其打造为具备毕业生招聘、作品推介和交易平台功能的展览。
据悉,中国美术学院今年的毕业展吸引了上百家企业参观展览、挑选人才,而办毕业展,就是希望借此“推出作品、推出人才、推向社会、推动就业”。清华美术学院在毕业展中特别为造型专业的学生安排VIP专场,邀请今日美术馆、北京时代美术馆、美院美术馆等16家艺术机构,把藏家和艺术机构聚集过来,向其定向推介本校学生,并通过与知名企业合作,组织部分专业学生把毕业展开到了798艺术区。
“现在学纯造型的学生,就业面越来越窄,毕业班有1/3考研,1/3出国,其余的找工作非常难,画院、老师等职位数量少、要求高,一般学生很难进去,很多同学都选择做一个职业艺术家,这个时候学校能够帮助他一下,早点和画廊、机构有所接触,可能他未来职业道路就能够平坦一点,这是我们的想法,不希望学生毕业就失业。”对于举办VIP专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相关人士如是说。
事实上,通过各大院校的毕业展也可以看出,适应市场需求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学生的主动选择。许多突出实用性的家居设计、游戏软件都已经在毕业展中出现,一些学生的实用设计甚至是为合作厂商定制而成。在艺术与市场结合越来越紧密的今天,大学生的毕业创作也成为市场收藏的一个新热点。据报道,今年国内有计划推出的大学生艺术作品拍卖专场就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22个。
艺术与市场是否冲突
面对毕业展越来越多地拥抱市场的做法,各方人士表达了不同的看法。
赞成的一方认为,现在有才华的年轻人很多,但大都缺少机会。目前艺术市场的整体调整,让艺术机构的运营压力很大,与年轻艺术家的合作都很谨慎。学校的展览会推介,以群体形式出现,让学生不再单独地面对市场,更容易让学生得到关注。
另一方也表达了疑虑:大学学习成果的毕业展示应该坚持学术性,不应该变成交易会;让学生过早地进入市场,被资本侵扰不能安静创作,自己的认知可能被扭曲,会影响他们风格的完善。
“学校其实跟市场并不冲突。学校在培养环节还是以学术为主,但是学生毕业必然要面对市场、进入社会,纯艺术的同学也不例外。对于学校,在校学生还是以学术为主,不掺杂商业问题,作品首先以毕业收藏为主,由学术判断,将来会成为学院收藏品的一部分。如果机构与学生发生交易,学校不会介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张敢认为,艺术家尽早地进入市场,才能尽早对市场形成免疫力。早点或晚点接触市场,都不是主要因素,重要的还是个人的把握。“资本的诱惑,并不仅仅是青年艺术家面对,成熟的艺术家也要面对。因为市场是早晚要面对的,那还不如早点接触市场,让学生知道市场是怎么回事,产生对市场负面作用的抗体。”
需要更广阔的平台
市场认可与学术认可是两个概念。艺术品的社会转化,单靠学校很难完成。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王赞建议,可由文化部、教育部来组织一个大规模的毕业展,再推出一些精品,以这种高层次、专业的、有学术认定的方式推向市场,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也有好处,而不是短期的市场行为。“让艺术品在学术的层面进行推广,使学生的创作与研究有了后续性的进展,还可以让下一届的学生看到,我的作品是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出去,而不是非得追逐市场。”
即使有学校的大力推广,许多艺术毕业生仍然认为目前的展示交流平台不足,尤其缺少针对毕业生创作的高层次展示平台。湖北美术学院院长徐勇民说:“每年各高校的毕业展季,如果有一个传媒平台,能更集中、更便捷地展示各专业院校的毕业创作,将会有利于各高校教学成果的交流,也是对目前优秀作品巡展方式的有效补充。”
(图片均为2013年毕业季各高校艺术生毕业展上的作品,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