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锁重楼,苦不堪言。近日,雾霾深锁的狮城民众终于能松口气了!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于7月1日决定共同设立一个跨部门的三边抗霾合作机制,这一机制主要关于如何防止烧芭活动以及预防烟霾问题。
自6月19日开始,印尼农民开荒烧芭蕉林所带来的烟尘一路飘到新加坡和马来西亚。21日新加坡空气污染指数直飙400,创下16年来最高值。马来西亚约300所学校被迫停课。
“雾霾危机”甚至一度触发了印新的紧张关系,两国官员隔空互呛,印尼福利统筹部长拉克索诺称:“新加坡不该像个孩子一样,大惊小怪。”然而仅靠互掐推托,没有人能走出十面“霾”伏。
好在,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一方诚意道歉,一方宽容接受,你扑火来我洒水,终于将外交战转为及时雨,冲淡了烟霾天气对新马两国的影响。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气候变化和生态破坏所带来的问题不分国界,各自为营只会让多国人民陷入更深的生存困境中。东盟各国从推诿扯皮走向区域合作抗霾,也是从“邻避情结”走向“迎臂效应”的应有之举。
上世纪80年代,西方政客发明了“邻避情结”(Not In My Back Yard),该词是形容新发展计划受到附近区域居民反对的贬义词语。对跨区域的环境治理问题,“邻避情结”要不得。
德国驻沪总领事芮悟峰在今年5月上海举办的环境保护研讨会上表示:“当年治理莱茵河,如果各国都抱着邻避心理,现在就无法看到清澈的河水了。”从“欧洲下水道”到碧水清波,莱茵河的“重生”是多国合作治理,制定法律,建立监控机制的成果。
而敞开大门积极合作的“迎臂效应”则能使环境危机的解决变得乐观。据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秘书长本·范德韦介绍,合作的起步阶段最困难。随着时间推移,很多具体问题通过“喝咖啡的时间”就可以解决了。
目前,欧盟、美国等发达经济体内部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合作已初步机制化。发展中国家肩挑消除贫困和保护环境两头重担,尤其需要突破邻避心理,建立“南南合作”,展开“环境自救”。我们期待印马新的三边抗霾能成为另一个成功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