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驻台记者近日在台北乘坐出租车时被司机问及:“你们知道服务贸易协议吗?”“知道啊,你对此怎么看?”记者乘机反问。司机用闽南味的普通话回答道:“反正都是来抢饭碗的啦……”
出租车司机的回答,代表了两岸互动中一种典型性“误判”。大陆与台湾6月21日签署《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之后,民进党就在岛内制造了诸如“洗头小妹要失业啦”之类的离奇传言。这种不讲逻辑的恐慌符合民进党“惯例”,过去几年,不论是“三通”还是ECFA,哪怕事后证明对台湾多么有利,事前岛内总不乏民进党的危言耸听。
比WTO还优惠三成
服贸协议是《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后续协议,ECFA早收清单实施近3年来,已被证明对台湾经济很有助益。今年1至4月,两岸贸易额约为700亿美元,其中台湾出口额就占了567亿美元,同比增长逾五成。
ECFA早收清单的谈判过程中,大陆对台湾给予充分优惠,这一精神同样体现在本次服贸协议里。专业人士指出,大陆此次向台湾开放的80个项目,“比WTO还要优惠30%”,这样的待遇,全世界只有台湾享有。而且,大陆对台湾开放的电子商务、文创、运输、金融、医疗、电信、旅游等项目市场前景都相当可观,对于服务业占经济总量约七成的台湾来说可谓是大放利多。
相反,台湾此次开放对大陆投资项目限制多多,远低于WTO待遇。台湾海基会副董事长高孔廉表示,如果仔细去看特定承诺表就能发现,台湾开放的都只是“低标”,64个项目中,有2/3是早就该开放,低于或等于WTO标准的,“这是因为在谈ECFA时就与大陆谈好,必须要考虑到两岸经济量体有差距”。
实际上,服贸协议和“大陆人来台抢饭碗”的传说相差十万八千里。台湾海基会副秘书长马绍章1日表示,服贸协议中有自然人移动条款,造成岛内是否开放大陆人赴台就业的疑虑,但事实上,除了来台陆资所必要的投资人及高阶管理人员外,当局没有开放大陆劳工来台,开放陆资不仅不会冲击岛内就业市场,反而会因陆资雇用台湾人,增加就业机会。
数据显示,台湾开放陆资至今两年多,来台的500多名大陆投资者及白领,为台湾创造了6000多个工作机会。
马英九出面“信心喊话”
这几天,包括马英九本人,台湾各级官员及一些企业家都不约而同地对台湾社会进行“信心喊话”。台湾服务业发展成熟,水准远超大陆,且岛内市场早已饱和,大陆企业来台还需面对重重限制,台湾业者没理由害怕竞争。
台湾理烫发美容业职业工会秘书长赖正浩表示,如果财力雄厚的大陆企业来台开理发美容连锁店,必将压缩传统小店的生存空间。但更多业者不同意他的观点,如全台拥有超过60家分店的快乐发型营销部经理许博亮就说,连锁体系多有完整教育训练,也有一定的技术门槛,不担心低价竞争。发型设计师Eric说:“熟客约占七成,对消费者而言,哪个设计师为自己服务,远比店老板是谁重要。”
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WTO中心副执行长李淳博士表示,以近年学术研究做验证,台湾社会对服贸协议持反对、迟疑态度的说法中,夹杂较多政治语言。他举例说,有人认为街头巷尾小理发店会受冲击,实际上,理发店服务街坊邻居,有其方便、便宜及伴随情感联系等特征;即使台湾本地美发连锁机构进入街巷,也不一定能胜过它们。
李淳说,所谓会受冲击的台湾产业,服贸协议充其量只是给予陆资“等同于其他外资”的待遇,这些产业过去10多年来已经历各种挑战和洗礼,今天仍站稳脚跟,不会因为开放陆资就产生翻天覆地的冲击。
民进党借机挑拨生事
更多台湾业者看到的是巨大商机。服贸协议中,大陆向台湾开放电子商务市场,允许其在福建设立合资企业,台资股权比例可达55%。消息传出,多家台湾业者已表达了登陆意愿。
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近日透露,鸿海未来的电子商务平台定名为“富连网”,最近已在大陆注册。网路家庭董事长詹宏志则表示,服贸为台湾电子商务产业争到全世界少有的待遇,“台湾企业是舞台小,并非志气小”。他说,反对服贸协议者都太小看台湾的竞争优势。
服贸协议也针对游戏业开放。曾以游戏产品“金庸群侠传”风靡大陆的台湾智冠科技表示,以往大陆将台湾游戏业者视为外资,审查时间动辄半年至1年,今后审查时间缩短为两个月,有助台湾游戏在大陆发展。
台湾旅行同业公会理事长姚大光更直言,服贸协议将带来岛内旅行社业者的“第二春”。他说,大陆开放台湾业者赴大陆经营境内旅游业务,两年后进一步开放离港业务,等于让岛内市场扩张数十倍;相较台湾方面仅开放3家陆资旅行社在台设点,加上不得接待大陆客,台湾显然得大于失。
一个有利于两岸互利双赢的经济协议,却被民进党炒作成了政治议题。他们在“立法院”上演全武行,强迫服贸协议“逐条审议”,苏贞昌放话“全民自救”,党团干事长潘孟安说协议“对台湾服务业充满毁灭性”,种种言行是引发业界恐慌情绪的根源之一。这让人不禁想起ECFA签署时,民进党也曾在“立法院”大打“杯葛战”,并被绿营泼以“大陆廉价农产品向岛内倾销”“台湾500多万人将失业”各种脏水。民进党前“立委”郭正亮撰文指出,民进党又一次落入“事前总是说不,事后概括承受”的恶性循环。ECFA、“三通”之前,民进党同样极尽危言耸听之能事,等到谎言被事实戳破,又表示“概括承受国民党政策”,如此这般,最终只能越来越失信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