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06月22日 星期六

老师佩戴智能镜 学生观看全息图

“智能助手”改变传统课堂教学

苟瀚心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6月22日   第 03 版)

  随着教育科技的不断深化,传统学习模式被不断打破,教师手拿粉笔、在黑板上奋笔疾书的情景已经逐渐成为过去时。

  据BBC网站文章18日报道,近日,来自英国伦敦圣乔治医院的两名医学博士,向医学院的学生展示了他们绘制的3D肾脏全息图。据开发者之一的Sugand博士介绍,整幅图全长4米,可以根据讲课人的需要进行变化。

  在谈到开发的初衷时,Sugand博士表示,人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机器,单纯地借助幻灯片等设备无法帮助学生全面而又清晰地了解肾脏或肝脏的功能。同时,据科学研究显示,学生的注意力平均为20到30分钟,但标准的讲座起码长达一个小时,因而Sugand博士认为需要全息图这种生动而又立体的教学工具来吸引学生,达到教学的效果。

  当然,“智能助手”不仅仅只有增强学生学习动力的功能而已。据媒体近日报道,来自西班牙卡洛斯三世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项应用系统,专门帮助内向羞涩的学生参与课堂互动。使用方法很简单:教师佩戴智能眼镜作为接收器,学生只要通过手里的发射器对授课过程中不懂问题发出信号,那么教师的智能眼镜显示屏上就会呈现出对应座位学生的反馈情况。如此一来,不仅学生不会再因为羞于当众提问而对难题闷不吭声,老师也可以实时跟踪学习进展,适当调整讲课内容和速度。

  无独有偶,美国德州A&M大学也引进了一项教学软件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不过,这项名为CourseSmart的技术却让学生们暗自叫苦。通过它,教授们可以随时了解学生在阅读电子教材的过程中,是否跳过了某些章节及重点内容,是否记了笔记,或者是不是根本就没有翻开过书本。

  不过这些教育技术也并非尽善尽美——3D肾脏全息图虽然信息量大,但是造价昂贵;CourseSmart虽然能有效鞭策学生学习,但也不能避免有些学生打开电子书佯装翻阅,但实际上却在虚度时光。

  好刀也需要用在刀刃上。课堂教育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教育科技终归是辅助教学的手段而已,要收获实效仍离不开教师的用心和学生的努力。

美国应该收起以往的傲慢
世界露出去西方化苗头
“智能助手”改变传统课堂教学
图片报道
美想甩掉阿富汗“烂摊子”
2013世界旅游小姐中国年度冠军赛启动
责编:杨宁 邮箱:guojihw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