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06月21日 星期五

关于房价

本报驳有人滥用话语权

本报记者 周小苑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6月21日   第 05 版)

  高房价被普遍认为是当前中国经济的一大顽疾,过度依赖土地财政及高房价支撑的中国经济所面临的金融风险日益增大。然而,一些地产专家和学者近来频频抛出“奇谈怪论”,公然为高房价辩护。某学者声称“高房价不是为了让富人发财,而是让穷人能住上房子”,这一言论刺激了国人的神经,更是引爆了互联网,网友一致表达反对之声。网友35ufq835说:穷人怎会在高房价中收益呢?这不忽悠人吗?网民中国之声罗厚说:这种观点,跟流氓强悍有利于良民提高战斗力有什么区别。

  在此背景下,本报6月17日刊发《“高房价有利穷人”是歪理邪说》,对此观点进行了驳斥。文章指出,高房价和高地价所支撑的经济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不仅导致实体经济产业空洞化,而且造成社会财富分配不公,两级分化日益严重,影响民生和社会稳定。保障低收入居民的基本居住权利要走正路,靠的是日益完善的保障房体系。

  文章刊出后,各大媒体和门户网站纷纷转载,网友对此反应强烈,发表了几千条评论。网友改革先锋说:党报批得好,建设不能头疼医头,脚痛医脚,楼市调控尤其如此。一些媒体也发表评论员文章称,这样的论调,显然缺乏起码的温度,显得乖戾而悖逆现实。

  该学者此后也连发数条微博对此做出回应,仍坚称“天价豪宅的土地溢价和高额税费转化为公租房和低价房的投资,这是现代城市经营者的商业模式,所以说髙房价有利于穷人。让高房价为穷人谋利绝不是‘歪理邪说’,而是各国楼市调控政策的成功经验!” 

  对他这种说法,舆论和网友并不买账。网友波罗乔老爷说:其所有结论皆来源于假设,把社会问题单一化,经济问题理想化,不考虑中国交织的利益现状,只会大喊这是国际经验。一些媒体也尖锐地指出,中国的经济学家都不是喝理性的西北风长大的,就像中国的房子与价格也必得放在国情下考察一样。

  为什么专家的立场与观点会成为舆论风暴?除了真知灼见之外,或者也与专家话语权的滥用、房地产领域复杂角力等大有干系。

一边是奢侈品 一边是房价(网友评报)
本报倡导理性消费
本报驳有人滥用话语权
网络文学将迎混战时代(网上中国)
价格战,小心“审美疲劳”
责编:罗 俊 邮箱:luojun@haiwai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