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数据显示,世界范围内视力受损的人数约为2.85亿,3900万人患有盲症,如果不加以干预,随着老龄化,预期到2020年,盲人将增加4倍;在这些盲人及视力残疾者中,80%的人视力损害本可以避免或治愈。这是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防盲办主任胡爱莲在近日举办的全国“爱眼日”活动上表示的。
胡爱莲说,这些视力损害中包括5种可防治的眼病:白内障、沙眼、河盲(只存在于某些非洲及少数拉美国家)、儿童盲、低视力与屈光不正。每种疾病都可以采取低廉成本有效干预,特别是沙眼的防治在我国已得到了有效控制,由沙眼致盲的情况正在呈下降趋势。
胡爱莲强调,今年“爱眼日”的主题是“汇聚中国梦,2016年前消灭致盲性沙眼”。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传染性结膜炎,反复感染后可导致倒睫、角膜混浊甚至引起失明。它是“视觉2020,全球行动消灭可避免盲,享有看见的权利”这项全球行动中的5种可避免致盲之一。
沙眼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曾经广泛流行,是当时第一位的致盲性眼病,高发区患病率达90%,一些城市沙眼患病率也高达50%至60%。世界卫生组织2003年对中国的沙眼流行情况的估算结果为:活动性沙眼患者2600万例,倒睫患者300万例。根据“2016年前在中国根治致盲性沙眼”项目规划,到2016年,我国活动性沙眼患病率低于5%,沙眼性倒睫低于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