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叫什么名字?”
“我是漂亮可爱的斯派克!”
这样的对话发生在人和一只小狗之间。没错,这不是童话故事。最近韩国科学家的一项技术发明让人类与动物对话的美梦成为现实。
据韩国广播公司报道,这一技术由韩国翰林大学申亨哲教授的研究团队开发出来,它可以使一只4岁的小狗根据人的指示做出各种动作,并对人的提问进行回答。
申亨哲介绍,这项技术的原理是将无线芯片植入小狗的脑部前头叶(主要负责语言的功能),当芯片感知到小狗脑电波的变化时,会将其转化为对应的人类语音数据,并通过扬声器向外输出。
这一成果是人类为了与动物进行交流而不懈努力的最新进展。近年来,动物界“人才辈出”,大猩猩、海豚、大象等一些实验室动物经过训练已经可以掌握初级的人类语言,并与人进行简单的交流。
美国学者佩妮·帕汀森对大猩猩科诺进行了将近30年的研究。科诺理解2000多个英文单词,它可以通过简单的手语与佩妮进行交流。韩国一头名叫考史克的大象能把鼻子放在嘴巴里通过自身的调节来发出“你好”、“坐下”、“不是”等常用的韩语词汇。
这些成绩斐然的事例有一个共同之处:人类试图将自己的语言教给动物,但并没有破译动物的交流系统。所以,一定程度上,人类与动物还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沟通。考史克说话的本领使它在动物园里备受关注,但它似乎并不明白自己到底在说什么。
如此看来,申亨哲的新发明为跨越人与动物之间的鸿沟帮了大忙。可惜的是,目前,人们只能和这只叫做“斯派克”的小狗进行8句对话。显然,这一研究团队还需要在破解小狗的脑电波信号上继续努力。
在破解动物语言方面,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的生物学名誉教授康斯坦丁·斯洛波奇科夫花费几十年的时间,深入研究草原犬鼠的复杂交流系统,并掌握了其大部分语言信号的意义。近日,斯洛波奇科夫教授在接受《大西洋月刊》采访时说,他的团队正在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将草原犬鼠的叫声录入电脑进行分析并转化成人类语言。而且,人也可以向电脑发出语言信号,合成为犬鼠的声音,与犬鼠进行交流。
这些研究成果与互联网之父文顿·瑟夫最近在一次会议上发表的观点似乎遥相呼应。瑟夫认为,互联网最终将成为人类和其他动物,甚至和外星人交流的中介。如果该预言成真,那么生活里上演的就不仅是温馨的童话,还有动人心魄的科幻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