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05月31日 星期五

法国孩子:

释放个人才能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5月31日   第 13 版)

  法国街头的可爱女孩

  法国人天性浪漫,追求自由,在教育方面,他们也秉持了这样的风格。整个中小学教育都注重个人天资与才能的发展,以及个人理想的实现。

  法国《欧洲时报》中文学校负责人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在法国,儿童自2岁半开始进幼儿园,初步学会书写,通过艺术创作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幼儿园入学率很高,公立幼儿园不收费。孩子6岁起就近入小学,5岁儿童经特许也可入学,学制5年。小学教育的重要原则是不搞知识的堆砌,注重发展学生思维、表达、创造等方面的能力,逐步达到自立。法国小学免收学杂费和书费,住家较远者有校车接送,有些地区的小学还提供部分文具。

  11岁到16岁的孩子接受中学义务教育。初中4年,全部免费。课程包括法语、数学、第一现代外语、历史-地理-经济、公民教育、生物-地质、物理、艺术(音乐、美术)、工艺学、体育运动等,还设有音乐班、舞蹈班、双语班、国际班和欧洲班。初中主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表达和交流、适应环境和组织信息等能力。

  普通高中学制3年,学生学习压力比较大。第一年是义务教育的最后一年,不分科;后两年分三科(文学、经济和社会、科学)教学。由于法国各大学没有入学考试制度,因此高中毕业会考被视为大学入学考试,它是评估学生、学校、学区乃至整个国民教育的重要环节,受到各方面的重视。会考每年举行一次(6月考试,9月补考),未能获得毕业会考证书的学生无法升入大学。

  法国的教师极富耐心,他们经常对学生讲:“你们不要怕出错,不要怕挫折。”不过,教学纪律是严格的,对学生的考试成绩毫不含糊,严格执行升留级制度。对于成绩不好的学生,并不光是“死抓补课”,而是千方百计地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爱好和才能。比方说,有的学生数学差一些,但擅长绘画,或者特别喜爱计算机,教师绝不限制他的爱好。相反,会鼓励孩子发展爱好特长,并耐心等待他主动找教师补习其他课程。教师总是把自己摆在“次要”地位,在“后台”指挥,让学生在前台多活动。

  华侨华人子女还有一项附加的学习任务,即到中文学校补习中国语言文化。中文、武术、绘画、舞蹈等都是较受欢迎的课程。现在,中文学校学生越来越多,甚至有了不少白皮肤和黑皮肤的学生。

孩子的幸福
幸福的孩子
快乐独立成长
释放个人才能
学习环境自由
注重个性发展
推崇严苛教育
责编:王丕屹 邮箱:wangpiyi517@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