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05月28日 星期二

幸运签饼趣味多

吴玲瑶(美国)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5月28日   第 07 版)

  小时候生长在台湾,吃过最地道的中国菜,却从来没见过幸运签饼(fortune cookie)这玩意。刚来美国时吃了浆糊的杂碎、炒面、甜酸肉,却也认识了老美眼中中国餐馆的特征:上完菜后随账单一起送来的签饼,一种美式的亚洲风味脆饼,通常由面粉、糖、香草及奶油做成,质地松脆状似元宝,每个饼里塞着一张印好的纸条,将祝福或是勉励的文字寄予在谶文里,吃饼的人一声“喀”,备饼者的一番美意就会随之降临。

  能化解紧张情绪的甜食,加上一张印有吉祥、提示、甚至乐透号码等奇妙文字的小签文,许多人对幸运签饼充满了好奇,说它可以预测未来,对我可真准。有一次打开一块小饼,签文上说:“你明天有机会成为大家注目的领导人物。”那时孩子还小,第二天我果然受命带着儿子一班,23个6岁小毛头去参观一家鱼罐头工厂。另一次幸运签饼说:“你许久找不到的宝贝,今天将会出现。”果然我在厨房水槽下发现了失踪两年的起子。更有一次幸运签饼说:“用笔是最能表达你无边的能力,下星期即将看出您用笔写出的东西发挥效力。”莫非知道我是写作的人?在所谓下星期到来前,发现是我用笔写出了一张大支票,请人移走后院被暴风雨吹倒的百年老树。

  上次和老公上中国馆子,幸运签饼也不曾薄待他,他拿到这样一张签语:“你马上会遇到一位可爱的金发美女,他对你微笑,你会给她钱……”看到这儿时,他可真得意,再往下读,才知道是:“她就是我们前台的收账小姐……”

  一位朋友说他上过一次黑店,送幸运签饼上来的侍者人高马大满脸横肉,打开饼内一看,果然不同凡响,先生的是:“小费多给一点,否则我们有私刑侍候。”太太的则为:“也打开你的皮包多放点小费,不然会有麻烦。”原来少有的老外开的中餐店,还是不改喜欢开玩笑爱幽默的个性,最后就是哈哈大笑。

  幸运签饼的起源有许多说法,中国饼店老板说:相传14世纪汉人为了避开蒙古兵的搜索,想到将纸条塞进月饼馅中,成为危急通信的模式,首创糕饼与讯息结合的概念,后来演变成为现代的幸运签饼。另一种说法,20世纪早期幸运饼干就已经流行,其配方是基于日本传统的煎饼,加上日本寺庙里有一种抽签占卜的传统结合而成。但无疑的,将其发扬光大的还是中国人,在美国文化中已经成为了一种中国餐馆标志性符号。

  以前幸运饼干都是靠手工制作,后来在加州奥克兰的一位中国人发明了机器制造,因此可以大量生产,在美国每年的出产量高达400万个。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小说《喜福会》中也曾写过两个中国女移民在美国的一家幸运饼干厂工作的故事。我的一位朋友在旧金山教高中,常常带学生去中国城参观幸运饼工厂,学生们可以试着亲手尝试做幸运签饼,把作品带回家当做纪念品,也喜欢买那些便宜不成型的饼来吃,因为新鲜别有一番风味。

  美国大中城市已是中餐馆星罗棋布,连乡村小镇也有中餐馆的招牌,各家餐馆每天要发多少颗幸运签饼,消耗量不是小数。外国人认为幸运签饼是中国餐馆的特色,酒足饭饱后送上一盘香脆可爱的幸运签语饼,让用餐者随机选取,感受掰开后珠矶小语带来的喜悦,或者餐饮优惠带来的惊喜,都能有效增强用餐印象与好感度,观看彼此纸条上的预言诫语,往往成为饱食之后,掀起的一个小小高潮,造成口耳相传的流行话题,还可以提升回客率,何乐而不为?

  这原本只流行于美国中餐馆的星运签饼,如今也漂洋过海荣归故里到了台湾香港和大陆,有更多的创意,可以是独树一帜的冷笑话、可以是信手拈来的幸运数字、更可以是长久以来想说却说不出口的真心话!更精致更个性化适用于各种场合,如婚礼或私人宴会,特别得到年轻人的喜爱,视为时髦的玩意,但好像一直未在中港台的餐馆中当甜点附送。

  朋友回台湾参加侄女的婚礼,拿回两包特别订制的幸运签饼,当做婚礼周边有创意的小礼物一样送亲友。一包是塞着新郎新娘喜欢的作家或名人语录,我们好奇地一一拆解来读来吃。“因为爱过,所以慈悲;因为懂得,所以宽容。——张爱玲”,“只要你有一件合理的事去做,你的生活就会显得特别美好。——爱因斯坦”,更看到歌词也塞进去了,“好人一生平安”,还有劝善慈济证严法师的静思语录,包括:“时时好心,就是时时好日”、“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等鼓舞人心的好句子,

  另一包塞的签纸像抽奖,也像考试一样的题目,可以增加闹新人洞房的情趣,“如果能对出‘洛阳亲友如相问’的下一句,可以亲吻新娘一次”,能想出怎样精彩创意的内容就看个人的才情了,的确为相聚带来美好有趣难忘的回忆。

谁来决定孩子们读什么?(文学新观察)
读节气
幸运签饼趣味多
金缕曲 咏中华诗词
内地诗人陆燕姜获香港年度诗歌新人奖
初夏的林荫
专家研讨广东网络文学
睡莲雅姿
邱威功自传《做一个好人》励志青少年
责编:杨 鸥 邮箱:hwbwyb@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