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05月27日 星期一

《文学回忆录》登上畅销书榜后,一片赞誉声中,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评论家张柠认为木心的文字没有“衔接古今”这么高的地位,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孙郁则称赞木心继承了文章学的传统,读他的作品,发现汉语有无限表达的可能。一位媒体人通读这部“听课笔记”体的著作后,写下了自己的读书笔记——

《文学回忆录》
能当文学史读吗?

晓 华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5月27日   第 07 版)

  1987年,客厅里的课堂。右一为木心

  画家、作家木心

  印象中的文学史,有着相同严谨的体例安排、不带任何情感色彩的冰冷语言,一定是学院客观而枯燥。我们这些文学的局外人,不敢也不肯贸然踏入。

  我最近看了一本类似于文学史的著作——《1989-1994文学回忆录》,讲古希腊罗马神话里的那耳喀索斯,自然地引进了纪德的评价,又生发开去谈作者自己对艺术、哲学、宗教的理解;谈中国的历史学家,信手拉进了王安石的评价,从司马迁《史记》延伸至对中国文化的评价,还不忘与西方文化的对比;谈建安文学,离题扯到托尔斯泰,评价其“才能、心肠好,头脑不行”,瓦格纳“才能、头脑好,心肠不行”,柴可夫斯基“头脑、心肠好、才能不行”,回到曹操,则是“头脑好,才能高,心肠有问题”,十分有趣的对比;谈18-19世纪的欧洲文学而想到盛唐李杜和魏晋的陶渊明;谈超现实主义联系到巴尔扎克,谈美国当代文学而想到尼采。活泼自然的文字,让你觉得像你家隔壁一位智慧又慈祥亲切的老人,与你一边散步,一边侃侃而谈,他谈得兴味油然,你听得兴致盎然,没有学院式的拘谨,只有开放性和互动性。

  缘起:听课笔记  

  1989年元月,美国纽约的一所公寓,一位鬓发尚未斑白的老人安静地坐在靠墙沙发上,身着浅色西装,带着矜持浅笑,面对一群寂寥的中国艺术家,开始长达5年的文学回忆。

  这是一次奇怪的文学之旅,不为名,不为利,没有固定的上课地点,没有学历证书,只是一位博学的老人,悠然神聊,引领一帮“读书太少”的晚生,作一场“文学的远征”。他们从古希腊罗马神话出发,行进在世界文学的时光隧道中,在3000年的人类文学历史长河中游弋。

  这位老人本名孙璞,笔名木心。今年1月,在他过世一年后,《1989-1994文学回忆录》出版了——这是他的忘年交、学生陈丹青做的听课笔记——此次文学之旅得已见诸文字。回忆录让我们知道曾经有那么一些人,在异国的土地上,很不容易地坚持了长达5年;让我们知道有那么一位睿智的老人,以他的渊博和独特,纵横捭阖,娓娓讲评浩繁的人类文学史。

  《回忆录》讲课的大体框架参照了郑振铎的《文学大纲》,看似讲述一部文学史,但它不严肃、不深奥、不枯燥,文学史实方面的知识已被尽量简化和概括,更多的时候,是老人在阐述自己的观点,随着思绪的飞扬,并不拘泥于文学,开放自由地谈政治、谈宗教、谈文化形态学、谈哲学、谈人,其间充斥着读书人的连珠妙语。

  衷心:继承汉文化

  对中国的文学回忆,从诗经楚辞谈起,至古代历史学家、先秦诸子、魏晋文学,再到唐诗宋词、戏曲小说,一直谈到18-19世纪中国文学,以对中国传统文学的评赏赞叹之情,串起了不同时空下的文学宝藏。但对近代的中国,木心先生感叹“断了汉文化的血脉”、“一个大断层”、“大悲哀。汉文化消灭了。国穷民穷,或可转富。精神文化一失,再也回不来了”、“我结结巴巴还是想要继承汉文化、古文化。”这些片言只语,表达了一位老人对文化断层深切的痛楚和对文化传承坚持的孤寂。当然,木心先生并不孤寂,差不多同时出版的《中国文脉》的作者、木心的浙江同乡余秋雨先生也是一声叹息,“虽然大概念上的中华文明有幸免于崩溃,而文脉则散逸难寻。”他们从愈演愈烈的文化断层中走来,他们不肯断!两位读书人的呼喊,在我们重提“文化复兴”的今天,不知道能否找到真切的回声。

  回忆录更多的篇幅是对世界文学的回忆,从古希腊罗马神话,希腊史诗、悲剧,到圣经;再至17世纪前的波斯阿拉伯文学、日本文学、文艺复兴文学;接下来,则是17-19世纪欧洲各国以及美国、日本文学,20世纪世界文学、现代派文学,影响20世纪的哲学家;最后,则是就象征主义、意识流、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等等文学流派进行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回顾。

  生活:应富有诗意  

  文学课虽然脉络清晰,从古代到现代,贯通中西,但在讲述过程中,随时有联想和离题,淡化了一般史书的客观性,显得主观、率性。从文学史的角度看,虽说有史的基本要素,但要素的展开和深入却别具一格,老人自已钻了进去,讲到哪儿,好像他就生活在哪儿,以地主的身份向客人絮絮叨叨——重要的是以他的观点讲述着。诸如此类的跑题不胜枚举,让人眼花缭乱。没有海量的阅读、扎实的文学功底、开阔的比较视野、独特的人生哲学,如何能在如此浩繁的文学星空中行进自如呢?这是传统的文学史无法做到的,以这样一种方式去解构文学史,特别对文学的局外人,不失为另辟蹊径。

  但也因为有如此明显的个人倾向性,其中的许多观点并不为大家所接受和欣赏。但这并没有太大的关系,权当一家之言,你需要的是学会思想,用自己的心去倾听。 

  木心做过中学老师,是个作家、画家,更是一个一辈子浸淫于文学之中的书虫。这部属于木心记忆中的文学史,时有兴至离题,时有天马行空,是文学史耶?非文学史耶?对我们这些局外人来说,实在没有标签的意义。

  木心的一些见地,以我们此时的境界,也许,尚无法真正理解其深义;也许,我们心存疑义。但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有幸能聆听一个“挚爱文学到了罪孽地步”的老人,他一辈子的阅读体验和文学生活的自在自如。在这个物质越来越富裕、幸福似乎更加遥远的今天,读读这样的文学回忆录,不光是重温文学史上那点事,更是为记得生命中不能或缺的文学,生活本应富有诗意。 

《文学回忆录》
能当文学史读吗?
青春是朵飘逝的云
为《20位电影思想者》作传
政府执政力关乎中国未来
岁月履痕 淡淡如茶
“勾当”原来是官职(读书偶得)
难忘那夜秋雨(好书一页)
责编:张稚丹 邮箱:zzd_1106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