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05月21日 星期二

一家中国科技公司与印度IT产业,双方如何通过软硬技术优势互补,强强联合,探索良好的合作模式——

云南山灞结缘班加罗尔

张文戈文 黄喆春图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5月21日   第 02 版)

  专家对出口设备进行最后检测

  HOSUR是班加罗尔的一条著名商业街,漫步其中,满眼望去都是IT公司。漫步在那里的高科技园区,英特尔、通用、微软等131家国际知名品牌公司挨肩接踵,印度本地的著名软件企业信息系统(INFOSYS)、惠普罗(WIPRO)和TATA咨询公司等雄踞一方。这其中,一家名为“山灞”的中国云南公司,用自己的实力和这个城市建立了深厚的缘分。

  创业之路

  成立于1998年的云南山灞图像传输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昆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是国内最大的远程医疗设备和服务提供商。多年来,公司“坚持自主创新、创造山灞品牌”,致力于远程医疗、数字医疗以及医疗行业信息化等相关领域的核心技术的钻研,软硬件产品的研发、智能远程医疗系统的集成、网络平台的构建以及医疗资源的整合等。在此基础上,为各级医疗机构提供专业信息化服务,并为其实现数字化建设、数字化接诊、开展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等服务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自2002年以来,累计提供远程医疗服务仅云南就有近100万例次,远程医学教育服务150多万人次,为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全省远程医疗平台成为了云南省医疗行政管理、疾病防控、抢险救灾的重要指挥和管理平台。

  结缘印度

  早在2002年9月,印度班加罗尔政府IT代表团在参观了山灞北京公司以后,对其远程医疗产品及技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之后双方开始了接触和合作。印度SIRISHTI公司投入流动资金、建立销售网络,将山灞公司现已具有的远程医疗技术和产品引到印度,利用印方的销售渠道,拓展印度、南亚及中东的远程医疗市场,为山灞建立远程医疗亚洲中心奠定技术及市场基础。公司除了在班加罗尔建立合资公司外,还建立技术研发基地,招募一批印度软件工程师,服务于山灞班加罗尔研发中心,为山灞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每年都会有印度软件工程师团队,到昆明来做短期培训和工作,同时,将中方技术人员送到印度进行相关培训,通过中印技术人员间的交流,实现双方技术优势互补,为推动公司的产品革新、技术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探索了一种良好的合作模式。

  回顾起当年与印度班加罗尔软件企业合作,公司负责人刘乐告诉笔者:“我们与印度有着天然的缘分!”“选择与印度企业合作,我们感到:作为IT行业,他们在通往欧美、中东广阔市场上没有我们的语言障碍和思维局限,有很好的销售渠道优势。要想真正成为国际化的企业,就必须在人才团队、合作企业方面选择国外最具备竞争优势的企业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创造辉煌

  今天的云南山灞拥有80余种自主知识产权远程医疗设备、远程医疗附属设备、远程教育系统设备及PACS系统及HIS、RIS、LIS、PACS、EMR、EHR等近百种医疗信息化软件产品;可提供远程医疗、医院信息化、区域医疗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拥有覆盖国内近千家医疗机构、南非400多家医疗机构的远程医疗网;建立了国内最大的远程医疗服务平台,是承担“国家高技术产业化重大战略专项”和“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经正式认证的“国家级软件骨干企业”,也是世界规模较大的远程医疗设备及其附属设备、数字化医疗设备、医疗信息化软件的生产开发商之一;是被吸纳加入国际最权威机构“美国远程医疗协会(ATA)”的第一家及唯一一家中国会员,也是被邀请参与美国贸易发展署(TDA)“亚洲健康产业计划”的第一家和唯一一家中国企业。

54架飞机搭起空中桥梁
南博动态
让穿戴式计算机像手机一样普及
云南旅游歌曲大赛颁奖
云南山灞结缘班加罗尔
“荞菜节”吸引八方客
责编:孙 懿 李 尧 邮箱:rmrbly@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