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问我英国教育界最有英国特色的是什么,我觉得不是中学阶段的文法学院教育,也不是剑桥、牛津和我所在肯特大学里尚还保留的传统住宿学院制,而是英国教育界对“扩招”这件事长达一个世纪的痴执与纠结。没错,“扩大招生”这个想法从上个世纪40年代初就一直是英国教育界的头等大事。对于有着顽固社会分级和深厚精英传统的英国来说,“高等”教育似乎压根就是让人爱怨交加的事情。
自1944年的英国《教育法》提倡“教育机会平等”以来,“扩招”几乎是每一届英国政府都要花一番功夫,希望留下自己政绩的项目。首先上世纪60年代的《罗宾斯报告》提出的“能力论”,即针对让那些传统上不会考虑高等教育的家庭之子女,“凡有能力者均应由高校提供学习之所”。和这个让高等教育走进工人家庭,让“新”学生走进校园的号召所呼应的,是上世纪60年代末在工党领导下各种新式大学的兴起,比如肯特大学、约克大学、华威大学都是这个时代的产物。有趣的是,这些新大学集体有个绰号,叫“平板玻璃大学”,因为为了突出教育时代之“新”,他们在建筑上多采用钢筋混凝土和平板玻璃这些摩登材料,和维多利亚风格的红砖大学及牛津、剑桥的古典之风迥然不同。
但是虽然学校外形摩登了,里面的课程设置还是老式经纶并不实用,因此“新”学生其实并未增加。上世纪80年代末,英国换保守党当政,政府又连发教育白皮书,要大学反思扩大教育种类,尤其强调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一时高等教育貌似有全民参与的趋势,但是当时的政府推行教育市场化,实质上使很多经济收入低的家庭处于劣势,所以真正将大众引入高校仍然没有实现。
上世纪90年代末,布莱尔和工党新政的竞选主题就是“教育,教育,教育”。1997年工党执政第一年就发布了《肯尼迪报告》和《迪林报告》两份对现今英国高校都很有影响的文件。当然,这也是英国高教开始从免费到收费的开始。但英国人对“扩招”两个字还是非常认真的,在以往几次推广高教不尽如人意的试验之后,英国政府开始强调不仅要把大学生的数量提高,还要改变大学内的人口组成,比如性别比例、种族比例、家庭经济比例及年龄比例。新千年工党曾向全国许诺要把高等教育普及率提高到50%,不过这个豪言壮语并未实现。
后来保守党和自民党联合政府上台后,新教育调研结果《布朗报告》发布。依据这份报告,财政对教学的直接补助砍去80%,取而代之的是学费翻倍增长,但政府至少在表面上承诺不让优等贫困生受影响,开始了“选择性”扩招。
总之,“扩招”让英国几届政府忙活了小一个世纪。其实至今什么算扩招,怎么扩招仍是学术上和政治上争论不休的问题。但我觉得赞叹的是,之所以大学招生也能引来如此长期的高政治投入,是因为英国人相信教育才是提高社会阶层流动的最主要途径。英国对扩招的执迷背后是一个社会对教育的信仰。
(寄自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