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种节会、庙会和博览会上,来自民间的那些传统工艺品,都是必不可少的点缀,比如泥塑、刺绣、木雕、石雕、陶瓷、剪纸……在为其色彩、造型、技法和寓意惊叹之余,人们或许会注意到:作品虽然琳琅满目,但似乎模仿多了点而原创少了点。像《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这样的传世名作,在一场展会上,以之为蓝本的编织、刺绣、木雕、瓷艺和年画作品,不在少数。
模仿,几乎已经成为民间工艺领域熟视无睹的现象,让本来生机勃勃的草根艺术走上了一条危险的歧途。
值得庆幸的是,也有一些业内人士为民间工艺的原创性缺失而大声疾呼。“就地取材、变废为宝是民间工艺的根本特性,决定了民间工艺是创造性的,可现在的情况是你也模仿、我也模仿,民间工艺的那种鲜活的生命力在哪儿呢?”在不久前的一次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奖评选会议上,作为评委的“泥人张”传人张锠这样发问。
一窝蜂“再创作”危害大
对既有的艺术佳作进行模仿,尽管能在审美上起到一定的替代作用,甚至打开原作未能表现的艺术空间,也能提供诸多就业岗位,这种“再创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合理存在,但一窝蜂全是此类“再创作”的作品,对民间工艺的伤害则是巨大的。
费人、费时、费料自不必说,不仅没有提升反而降低了民间工艺作品的格调,更在根本上动摇了民间工艺存在的自主性。对于民间工艺来说,题材、技法和材料的创新相对比较容易,最难的是艺术境界的创新。没有艺术境界的创新,艺人的手无论多么灵巧,技法多么高超,最终都只会沦为替他人完成二度创作的工具。
从宏观上改变文化创意环境
也许,民间工艺领域的这种现象也是当代文艺界原创乏力的一个缩影。在文学、影视等更具个性的领域都尚未走出模仿和跟风的怪圈的情况下,对个体的民间艺人提出这一要求似乎太苛刻。相反的,从宏观上改变文化创意环境或许更加可行。
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罗杨指出,民间工艺包罗万象,是大众的生活的民俗的艺术,宜于选择在政策影响有效的范围内,运用评奖、展览等杠杆进行宏观引导,比如,国内各种针对民间工艺作品的评奖活动,要倡导原创,敢于舍弃那些虽技法纯熟但原创不足的作品,这样才能鼓励我们的艺人由技而艺、由艺而道。
当前,机器产品的日渐冰冷让人们把目光投向了手工技艺的温情,这也让民间工艺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把工艺真正当做手工的艺术来对待,已经成为不少艺人的追求,但这种艺术创作还需法律来保驾护航。在长春、烟台、合肥、开封等地的工艺品博览会上,不少展位都设有“谢绝拍照”的提示牌,因为这些作品都是艺人精心创作出来的,很容易被拍照、复制,以至于很多艺人在现实面前宁愿模仿前人的美术作品,而不是呕心沥血去搞原创。完善对民间工艺作品的知识产权保护,维护原创者的利益,提高抄袭者的成本,这也是鼓励民间工艺原创性的重要杠杆之一。
不过,民间工艺从业者人数巨大,文化素养和艺术境界参差不齐也是不争的事实,有针对性地对民间艺人进行培训交流十分必要。由于民间工艺种类繁多,从业者遍及全国,像去年的中国民间工艺传承人培训班虽然很有意义,但远远不够,急需发挥中国民协系统以及专业院校、社会机构的合力,在提高艺人的艺术境界和原创意识方面多做文章。一件工艺作品的价值、材料和技法固然重要,而承载其上的艺术境界才是核心竞争力。
让艺术从生活中走来
在河南首届民间工艺美术展期间,笔者曾看到一组精彩的烙画,将传统乡村图景配以木板烙画特有的色调,自然流露出隐约但绵长的怀旧情绪。但究其根底,却是以他人的摄影作品为底本进行“创作”的,因此观众所体验到的,是摄影者的心灵,而不是艺人的,虽然后者可能对这种场景更加熟悉。
实际上也是如此,广大的民间艺人大多数都处在生活的最深处,有更多的机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用身边的泥、木、石、竹、布、纸……创作出独具个性的工艺作品。
如何化腐朽为神奇,所需要的是“模仿”生活、表现生活,而不是模仿他人,这样民间工艺才不至于误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