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多家咖啡屋;几乎每天都有1间关张;仅仅30%咖啡屋盈利……即便咖啡店密度已经超过北上广这样的一线都市,这些数据也让厦门骄傲不起来。咖啡业畸形发展,经营者的做派最为可议。
媒体调查显示,在厦门一头扎进咖啡行业的大部分是“85后”,人数占了至少六成。年轻人朝气蓬勃,一腔创业激情。可是不少人没有经过市场调查,对咖啡和烘焙更是知之甚少,只不过看到别人经营咖啡店,见猎心喜也尝试一番,结果连续亏损,等到经济压力把起初的热情消磨殆尽,便偷工减料敷衍客人;或者干脆关张结业,店铺转盘他人。
笔者曾在鼓浪屿的一家咖啡店有过一番见识。小店装潢并不出彩,墙壁上也无非像其他咖啡馆那样,随便贴上顾客恣意挥洒的便签。不过这些不是重点,最令人讶异的,年轻亲切的店家居然搞不清咖啡的种类。笔者点了一杯拿铁,端上来的居然是无糖无奶、“清咖”一杯。
做事业需要专业精神,做咖啡店亦如是。咖啡文化本就是外来传入,要做得让国人喜欢,本身就是挑战。敷衍了事不求精进,连拿铁咖啡是什么都搞不清楚,绝难把这项关乎文化、品质的事业经营得有滋有味。
缺乏专业精神是不少“80后”的通病,不但咖啡店主身上有之,在厦门很多年轻店家身上也看得到。曾厝垵是厦门一处聚集特色小店的知名去处,早期的渔村环境吸引一些艺术家在此辟店谋生,此地声名渐起,游客纷至沓来。一些曾厝垵的老顾客说,小店本身没有意思,有趣的其实是店主人——个性鲜明,假如看不上某位客人,宁可不做他的生意。后来的曾厝垵处处是模仿者。不过,他们模仿得了装潢内饰,甚至商品,却模仿不了经营者个性的气质。现在曾厝垵处处似是而非的“小资”或者“假情调”。
要专业就跳脱不了持久的磨练和坚持。支持这份坚持的,说到底是发自心底的兴趣。否则,面对持续的经济压力,谁又能如此动心忍性,甚至甘之如饴?说到创业,激情是必要的,但是想清楚激情过后何为续航的动力,更加必要。
新闻回放:
咖啡馆开得多也赔得多
厦门目前咖啡馆总数远远超过2000家,已经成为国内咖啡店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应该已经超过北上广。但与此同时,咖啡馆绝大部分处于亏损状态,真正盈利的还不超过三成。
据业内人士介绍,在厦门开咖啡馆,“85后”经营者占60%以上。同样,厦门每年倒闭的咖啡场所中,年轻人所占份额同样达到了六成以上。
业内人士测算,要真正达到盈利,平均每个月得卖5000杯咖啡,但对很多咖啡馆来说,这是不可能的。低谷时,几乎每天都有一间咖啡馆关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