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05月10日 星期五

痛下决心搞转型 六年投入千多亿

晋江治水掀“环保风暴”

吴毓健 潘园园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5月10日   第 03 版)

  发源于永春县的东溪和安溪县的西溪,在南安合流,始称晋江。晋江一路奔腾入海,江海交汇处有座以江命名的城市——晋江。

  年财政收入超百亿元、生产总值超千亿元……这个福建经济最发达的县级市,光鲜的经济数据背后,抹不掉记忆中的污染之痛。

  人均水资源年拥有量不足全省的1/10,化工、印染、制革、造纸、食品、电镀、石材、建陶八大支柱产业全是污染大户。先天不足加上后天污染严重,村里的溪水臭得连鸭子都不敢下去,城里的内沟河黑得发亮,被戏称为“黑龙江”……

  2006年晋江市水利局一份课题调研显示,全市22条溪流中有19条受不同程度的污染。哺育千百年晋江人的九十九溪,已丧失开发利用潜力,生活饮用水完全依赖外来水源。

  水生态的恶化,逼迫晋江作出抉择。

  2006年起,晋江市3年投入13.89亿元,实施城市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工业污染整治、河道整治和禽畜污染整治五大工程,使区域污染问题得到改善,但老百姓仍抱怨整治步伐太慢。

  力度还要加大,举措接二连三。

  2009年起,晋江市每年投入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厂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超过10亿元。同时,为避免陷入边整治边污染的怪圈,晋江市掀起一场“环保风暴”,对涉及皮革、漂染等行业的17家污染大户亮起红灯。这些经济发展的老功臣,集体搬迁至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达标排放。

  2010年起,晋江要求所有建陶行业淘汰水煤气,使用天然气清洁能源。

  2011年,晋江痛下决心淘汰石材业落后产能,全市有623家石企退出,转型发展。

  “晋江愿意为环保做出牺牲。给子孙后代留下青山绿水,这是最大的民生。”晋江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说,对漂染、制革、电镀、石材等高污染行业,采取“只出不进”的方式,严防新的污染企业上马。同时,“腾笼换鸟”,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比如海洋生物、光电信息,还有高端装备、高端印刷等产业。

  “整治水环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离好的水质还有差距。但水在慢慢变清,老百姓看在眼里。”水利部门的工作人员坦言。

  环保局监测数据证实了百姓的直观感受。数据显示,晋江市十一孔桥闸、九十九溪乌边港闸、加塘溪、安东排污渠等监测点水体中化学需氧量浓度近几年分别下降37.0%、46.7%、76.4%和67.6%。

  值得欣慰的是,历经6年努力,累计投入1000多亿元,完成124个重点项目建设。今年初,晋江市通过考核验收,步入省级生态市行列。今年起,晋江开始创建国家级生态市,力争2015年达到国家级生态市标准,给子孙留个“美丽晋江”。

晋江治水掀“环保风暴”
台商兴业海西的“温室”(海西进行时)
厦门养老方式多起来
回族乡民的
“爱心使者”
央企在闽投资超过4000亿
咖啡店主有激情缺定力(海西时评)
厦深铁路福建段铺轨贯通
嘉里集团董事长郭鹤年访闽
责编:王昭 邮箱:gtbhwb@people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