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电 (记者汪灵犀)日前,青岛港董家口港区矿石接卸码头工程正式通过了国家验收。该工程一举确定了青岛港全球国际矿石中转港的地位,凸显了青岛港在蓝色经济区建设中的排头兵作用,为青岛港向世界一流强港迈进揭开了崭新一页。
363天建世界最大码头
青岛港董家口港区占地72平方公里,物流园区占地50平方公里。港区三面环海,建港岸线长,水深条件好,航道开挖量小,距离国际主航道近,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未开发优质天然深水良港,具有极大发展潜力。
作为董家口港区的重大建设项目之一,矿石码头工程最早开工建设。2010年11月,30万吨级(结构兼顾40万吨)矿石接卸码头竣工,建设周期仅为363天。它创造了五个世界之最:世界最大的码头、最深的码头水深、最先进的环保系统、最先进的信息化操作系统、最大的岸桥。
2013年,青岛港将在董家口港区建成9个泊位,通过能力将达到2.2亿吨。到“十二五”末,将在董家口港区再造一个3亿吨的青岛港。
国家高度重视全力支持
根据《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董家口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九大集中集约用海片区之一,被列为重点开发岸段。青岛市在此基础上提出,以董家口港区、保税港区为依托,构筑创新开放的现代化国际新城区。处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核心地位的董家口港区,成为再造一个新青岛的引擎。
国家、省、市对董家口港区建设高度重视,给予全力支持。2009年3月1日,交通运输部、山东省联合批准了《董家口港区总体规划》,确立了董家口港区“一枢纽两中心”(国家枢纽港、国家重要的能源储运中心和大宗干散货集散中心)的功能定位。2011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2012年4月26日,青岛市委、市政府正式授权把董家口72平方公里港区和50平方公里物流园区交给青岛港集团开发建设。
转型升级打造
世界强港
董家口港区的建设,成为青岛港由“第三代港口”向“第四代港口”跨越的契机。
除董家口港区外,老港区以国际邮轮母港建设为重点,满足青岛市邮轮经济和高端旅游、服务业的发展需要;前湾港区以集装箱发展为主,着力建设东北亚最大的集装箱枢纽港;黄岛油港区着力建设“五大基地”,即油品和液体化工品炼化、中转、贸易、保税、储备。
青岛港建设发展20多年来,创造了上千亿元的海关关税税源和上百万的就业岗位,上缴各种税费120多亿元,港口总资产从1978年的1.8亿元增长到330多亿元,增长了183倍。随着跨越转型工作不断深入开展,青岛港将力争到2015年建成年通过能力6亿吨、集装箱2000万标准箱的世界一流大港;到2020年建成年吞吐量8亿吨、集装箱3000万标准箱的世界著名强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