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已经使用胰岛素的患者,血糖达标率只有37%,而注射技术不规范,是造成我国血糖达标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风湿免疫科护士长贾喆表示,由于使用胰岛素的患者中多数为老年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注射时间不正确,部位轮换不规范、重复使用针头、注射手法错误等问题比较普遍,影响了血糖达标。《中国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指南》对胰岛素注射技术作了规范,包括9个步骤,其中5个环节在实际操作中最容易发生问题。
1、注射时间选择。胰岛素分为速效、短效、中效、长效等不同的类型,应根据胰岛素的不同类型选择注射时间。速效型在每餐前注射,短效型在用餐前15—30分钟时注射,中效型在每天晚上9-10点钟睡觉前注射,长效型在每天的固定时间注射。胰岛素注射时间选择的原则是见饭打针,不可打针后等饭,打针后要避免剧烈活动,以防止低血糖。
2、注射部位选择与轮换。最适合胰岛素注射的部位是腹部、大腿外侧,上臂外侧和臀部,比较常用的是腹部,注射方便,吸收均匀。注射部位应没有硬结、伤口、感染和瘢痕。注射部位要轮换,每次注射小轮换,两次注射点相距最好是2厘米;每周注射大轮换,如腹部、上臂、大腿等部位轮换,也可同一部位对称轮换,如左右侧腹部、左右上臂等。注射部位用75%的酒精消毒,消毒范围直径5-6厘米,切记不可用碘酒消毒,碘和胰岛素的相互作用会降低胰岛素的效果。
3、注射前要充分排气。方法是针尖朝上轻轻推动注射键,直到有一滴饱满的药液挂在针尖上。如果排气不充分,会导致注入药量不准,影响血糖达标。
4、正确选择注射用针头和进针角度。目前广泛使用的4毫米或5毫米超细超短型的针头,注射时无需捏起皮肤,进针角度要垂直注射。如果是偏瘦型的患者或采用8毫米的针头,需用大拇指和食指C型捏起皮肤垂直注射。药液推完后不要立即拔出针头,停留10秒钟,保证药液全部吸收。
5、注射针头要一次一换,不可重复使用。注射完毕后应立即取下针头,防止因温度变化导致药液外溢,影响注射剂量的准确。注射用针头要一次一换,不可重复使用。重复使用会导致针头钝化和堵塞,不仅增加疼痛感,导致皮下脂肪增生和硬结而影响胰岛素的吸收,而且会造成“空打”,影响注射剂量的精确性,严重的可能出现感染、断针等。
贾喆强调,使用胰岛素的患者一定要按量按时进餐,防止出现低血糖。如果因为其它疾病而影响进餐,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胰岛素的剂量。
小贴士
胰岛素规范注射九步骤
1. 注射前洗手。
2. 核对胰岛素类型和注射剂量。
3. 安装胰岛素笔芯。
4. 预混胰岛素需充分混匀。
5. 安装胰岛素注射笔用针头。
6. 要检查注射部位和消毒。
7. 根据胰岛素注射笔用针头的长度明确是否需要捏皮以及进针的角度。绝大多数成人4mm或5mm针头无需捏皮垂直进针即可。
8. 注射完毕以后,针头滞留至少10秒后再拔出。
9. 注射完成后立即戴上外针帽将针头从注射笔上取下,丢弃在加盖的硬壳容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