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微博的“异军突起”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变得更为直接。现在,来自遥远中国“本土”的微博已经跨越国界,不但成为中外交流的重要平台,还成为华人社会的新时尚。
困难的化解池
微博以“微小”著称,仅能输入短短140个字,看似是人们闲谈的空间,但小小的微博平台,却能凝聚大的力量。
4月22日,一位六旬老人在德国慕尼黑跟团旅游时走失,老人的女儿程女士焦急万分发微博求助。众多素不相识的在德华人通过微博帮忙出谋献策,有华人凌晨时分亲自上街帮忙寻找。在众多热心华人的帮助下,走失老人于北京时间23日下午4时许被找到。
程女士感动地说:“这些华人都是通过微博与她联系的,都还不知道他们的真实姓名,但却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温暖,微博真是一个筑爱的平台。”
发生在微博中的温暖故事还有很多。2011年9月,日本华人段先生被大雨隔在了东京车站。深夜12点,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发微博求雨伞,没想到40分钟后,一位博友手持尼龙雨伞出现在段先生的面前。
段先生激动地说:“短短的40分钟能够获得博友送来的雨伞,这充分说明微博已经深入到海外华人的日常生活当中,成为华人互帮互助的社交平台。”
微博不仅是华人日常生活的困难“化解池”,还能为地震救灾聚集“正能量”。2011年,日本地震发生以后,震区的电话通讯都告故障,微博便成为华人寻找亲属的唯一平台。通过转发微博,很多日本华人找到了在地震中失散的亲人。
情感的联络器
微博在中国的热络,使得微博成为华人世界跨地理疆域互动的“桥梁”。目前,很多华人都已踏足红红火火的微博,认识朋友,分享观点,联络感情……在微博江湖中玩得不亦乐乎。
华人许先生移民新加坡多年,一直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中,很难结交到新的朋友。而微博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许先生单调的生活,他表示,“通过微博我认识了许多新移民朋友,大家也时常通过微博组织同城聚会,让我意识到,微博不是虚拟空间,它是现实的交流时尚。”
“注册微博初衷本是学华文,现在逐渐从学习演变成传授知识、认识朋友。”同在新加坡的华人医生何先生说,“通过微博为华人提供医疗咨询帮助,结交了很多同行、朋友和病人,微博让我的生活更加丰富了。”
微博的出现,在彻底改变华人之间交流方式的同时,也在改变着海外华人融入当地社会的方式。
2012年4月,一名华裔澳籍学生与一名中国留学生在悉尼火车上遇袭,伤者将自己伤痕累累的照片发到了微博上。时任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很快通过一条微博表达了关切,并表示“我相信保证留学生的安全,是我们最根本的责任。”
微博可以得到澳大利亚总理的关注,可见微博“情感联络器”的作用正在外溢,日益成为华人与当地社会沟通的重要“桥梁”。
新闻的直播机
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发展,新闻的时效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微博的出现,让每一位华人都能成为“一线记者”,拥有微博,似乎就拥有了一台“新闻直播机”。
2012年10月,“桑迪”飓风袭击美国,美国华人李女士第一时间发微博,通知博友“有飓风来袭,最好不要出门。”据悉,李女士发微博的时间和美国CNN等主流媒体新闻报道的时间几乎是同步的,即时的飓风通告让很多在美华人避免了损失。
此外,华文媒体也利用微博即时地播报新闻。2012年12月,阿根廷发生华人超市哄抢事件,当地华文媒体立即组成“突发事件报道小组”,并在微博上对事件进行全天候追踪报道,即时发布与哄抢相关的信息。
粉丝们通过回复和评论的方式通报消息,相互安慰和鼓励,共同分享预防抢劫的方法。在这场突如其来的事件中,微博承担了“烽火台”的示警功能,构建了一个连结阿根廷华人和国内亲友信息交流的平台,充分发挥了新媒体短、平、快的积极作用。
凭借即时和便捷的特点,微博还取代了一些传统电子刊物。2011年10月,日本华人媒体史上历时最长的《日本侨报电子周刊》宣布停刊。据日本侨报透露,该社2005年开通了微博,微博具备了及时发表各种新闻信息的条件,完全可以取代每周一次的电子杂志,因此该社选择了停刊。
不论是化解困难,联络情感,还是直播新闻……微博不仅仅改变了华人的生活方式,还敦促传统华人媒体走向变革,通过“微信息”和“微交流”共同开启华人媒体的“微时代”。
(漫画由胡琎心编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