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05月01日 星期三

地沟油变航油

下餐桌 上蓝天

严 冰 黄 达 张 瑶 赵 静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5月01日   第 04 版)

  4月24日7时08分,一架加注中国石化1号生物航空煤油(简称“生物航煤”)的“绿色”飞机,经过85分钟试飞,稳稳地降落在上海虹桥国际机场的跑道上。正是它,让令人厌恶的地沟油变废为宝上了蓝天。

  中国民用航空局适航司副司长徐超群激动地宣布:“此次试飞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国、法国、芬兰之后,第四个拥有生物航煤自主研发生产技术的国家。”

  虽然此次试飞成功意义重大,但老百姓最关心的,还是中国能否真正阻止地沟油流向餐桌。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尚重生指出,让地沟油“上天”而非“上桌”,最根本的是政府要用“看得见的手”,把地沟油纳入循环经济的轨道。地沟油的收集、运输、仓储、炼制,到政府监管,整个产业链条没有搭建起来,缺少一个盈利模式。而且让地沟油变废为宝,成本很高。所以,很多人拿去作食用油,成本低且有收益,地沟油就流向了餐桌。

  据了解,为保障正规生物废油转化企业的原料供应,上海、北京等地已纷纷开始了新尝试,对废弃油的生产和回收进行“全程监控”,防止废弃油“入地沟”、再“上桌”。

  统计数据显示,中国航空煤油消费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2011年,消费量超过1800万吨,航空煤油行业面临严峻的能源紧缺问题。另外,欧盟要求其各大航空公司在2020年将航空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1.9亿吨,中国航空业也备感压力,开发利用生物航煤成为大势所趋。

  中石化镇海炼化杭州生产基地生产计划处副处长方胜良认为,普通的矿物油燃烧后变成二氧化碳,增加碳排放,给环境增加负担。相比之下,以包括地沟油在内的原料制造的生物航煤有持续性,可再生,既能缓解航空煤油能源紧缺的压力,又有很高的环保优势,可减排二氧化碳55%-92%,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绿色航班”。

海南25年外贸增48倍
下餐桌 上蓝天
概念热 市场冷
江西湖南广西遭暴雨袭击
闽新确诊1例H7N9病例
博茨瓦纳华侨为雅安捐款
“外交官之春”活动举行
阿里巴巴注资新浪微博
国际速递
阿拉伯人逐梦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