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04月20日 星期六

电视节目流行“拿来主义”

苗春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4月20日   第 06 版)

  上图:美国电视节目《Take Me Out》(带我约会去)
  下图:江苏卫视《非诚勿扰》拷贝了上图的美国电视节目

  可转的座椅,可亮可灭的灯;草根唱,专家打分;明星唱,观众打分;在电视上求职、求偶、求解决家庭矛盾;明星跳舞不新鲜了,现在时兴明星跳水;一个节目除了选手、嘉宾、评委、导师,甚至还有了专业“卖哭”的观众!中国大陆的电视荧屏上下,似乎从来没玩得这么“嗨”过。其中的重要原因,也许是内地电视节目现在流行“拿来主义”。这些电视节目“模式”的原产地,从香港、台湾地区,转向日本、美国、澳大利亚,而最受青睐的,据说是世界上最厉害的电视节目“模式”生产大国——北欧的荷兰。

  

  90%的周末节目是“拿来”的?

  如果一个电视综艺节目骤然火爆,仔细研究一下,往往会发现它不是纯粹的中国血统,即并非由我们的电视台或者制作公司原创,而是从海外购买某种节目模式的版权后复制的,也可能压根就是国外某个节目的“山寨”版。“现在,‘拿来’的节目大约占周末节目、季播节目的90%。‘拿来’的主要是选秀、综艺节目,周间节目、非娱乐节目引进得不多。”上海唯众公司总裁杨晖告诉记者。而且,她认为,“与过去的遮遮掩掩不同,现在购买国外版权的节目往往吆喝得很响、很热闹。”

  毋庸置疑的是,中国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电视娱乐节目消费市场。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刘宏指出,与电视剧的区域化不同,娱乐节目是全球化的,在世界上拥有知识产权的程度也比较高,中国与世界接轨以后,更便于引进和复制。

  浙江卫视《中国星跳跃》导演王征宇认为,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中国星跳跃》的原版都有在全球多个国家推出获得极高收视率的先例,依据国外提供的制作“宝典”复制,成功的可能性很大,不像国内的自主研发节目,还要走弯路,上来下去地改版,反复接受市场考验。

  “拿来”的节目无需付出原创节目的“试错成本”,投入产出比更高,可以缩短制作周期;有成功的先例,更容易在主管部门通过审查;甚至人们依然迷信“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多少有些崇洋媚外……业内人士给出的这些到海外“拿来”节目的原因,都无可厚非。但这些答案其实概括起来也就是4个字:急功近利。

  “我们已经习惯于为海外电视模式买单,为引进买单,却不为自主创新买单。”杨晖有些无奈地说。

  “拿来”不可怕,可怕的是“同质化”!

  刘宏指出,就像中国的有钱人去海外置产,推高了某些地方的房地产价格一样,前几年,中国的视频网站海量收购海外影视作品版权,推高了海外影视作品价格,“现在,一些财大气粗的地方卫视,在海外的电视节上狂买电视节目模式,也推高了海外电视节目的价格。”

  据介绍,目前不仅有大量中国电视人和电视学者专门研究海外节目模式,也有人开始在中国专门代理海外电视节目模式,甚至还有外国人扎根中国专门生产新模式以便“出口转内销”。更有意思的是,有家电视台购买了海外电视节目模式,请来了他们的团队,准备复制一档节目,结果不久后听说,这个模式的核心人物早就被国内另一家电视台请去,正在制作几乎同样的一档节目。

  刘宏认为,现在我们“拿来”的电视节目明显陷入了一种恶性竞争,比如同时出现两档明星跳水节目,过去婚介、求职、歌唱选秀节目等都曾出现过一窝蜂现象。“在国外,大家都安静、稳定地做节目,不会出现此类紊乱状态,而中国的电视界被激发得太过,很浮躁,发现一个新颖的模式就大家一齐冲上去。”可电视台也有苦衷,“不冲上去就分不到蛋糕,排名前几位的几家卫视必有同样的节目,否则就没有广告了,收视率也还是硬指标。”

  “‘拿来’是一种必然。”杨晖认为,电视台从竞争中突围需要一个抓手,而国内电视节目创意的贫弱是不争的事实,只能借助外力。“但是,电视荧屏应该像春天的花园一样五彩斑斓,做到竞争的多样化,而不能拥挤在一起。‘一将功成万骨枯’,到周末才有一两个成功的节目,其余都是炮灰。”

  现在一些“拿来”的节目的投资已经超过亿元,比如《中国好声音》、《中国最强音》等。杨晖表示,“如此大投入,节目做成了固然达到了广告商、观众、电视台的‘三赢’,但真的Hold得住这么多钱吗?还应该理性地分析,积极地判断,审慎地操作。”

  “拿来”对原创是“打压”还是“促进”?

  “拿来”节目的效果好与不好,刘宏给出了“四六分”的量化的答案:“‘四’指好的,‘六’指不好的。”他认为,不好的是恶性竞争对市场的破坏,好的是给国内电视人带来了头脑风暴,“目前我们已经拿到了国外的实验性节目,就是说,我们‘拿来’的时候,他们的节目模式因为刚刚出炉不久,并不是最成熟的,中国‘拿来’后还能补充改造,然后向国外输出版权,到国外流通,使其节目模式实现更新换代。”

  王征宇也认同这一点。他介绍,浙江卫视播出《中国星跳跃》只比美国晚两个星期,比法国晚5个月,“由于新的节目模式在国外出现后,我们马上就引进,后来发现渐渐同步了,没法引进了,必须进行自主研发。”所以,他认为,“拿来”模式会促进国内原创节目的发展。“‘拿来’的不只是模式本身,宝典里有先进生产力和技术,对团队培养也有好处;而且有很多引进节目进入中国市场后进行了本土化改造。”比如浙江卫视的《中国梦想秀》购买美国《就在今夜》的模式,浙江卫视做的第一、二季按照原模式,第三季就进行了改变,事实上变身为一种原创,美国BBCW又买走了这个模式。

  但是另一方面,杨晖认为,“‘拿来’的节目使国内节目创新的难度增加了,提高了原创的门槛。”杨晖的唯众公司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购买海外节目模式,“这是因为唯众一直以原创为核心竞争力。”她认为,尽管“拿来”是一种必然,但是应该尽量缩短这个“拿来”的过程,“把该学的都学了,完成自身生产流程再造,掌握国际化的标准。”此外,原创节目的制作公司也应该坚持自己原创的姿态,不要放弃对创新的追求。“六七年来,唯众做成了《波士堂》、《开讲啦》、《爱拼才会赢》等20多档原创节目,从上海走到央视,走到全国。所以,坚持原创也能活下来,而且活得越来越好。”但杨晖也表示,如果看到心仪的海外节目模式,不排除大胆引进的可能,应该“两条腿走路”。

电视节目流行“拿来主义”
为中国梦注入公益力量
《一生守护》首度聚焦“护患”关系
我们的节目从哪里“拿来”
《汉魏六朝赋学批评研究》出版
责编:苗春 邮箱:miaochun2001@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