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04月19日 星期五

中国地方债会否出现失控(热点聚焦)

出路:治存量 开前门 关后门 修围墙

本报记者 周小苑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4月19日   第 02 版)

  “4万亿时代”过后,地方债务风险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焦点。继上周国际评级机构惠誉下调中国长期本币信用评级之后,另一国际评级机构穆迪也下调了对中国政府债券的评级,由此引发了国际市场对中国地方债务风险扩大的担忧,甚至有人认为中国地方债已经失控。那么,中国地方债规模究竟有多大,是否已经到了危险境地了呢?对此,专家表示,尽管地方债规模在不断增大,但是仍在可控范围之内,中央政府有决心也有能力,通过适当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化解地方债问题。

  

  整体不存在系统性风险

  先来看一组数据。根据国家审计署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全国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共计10.72万亿元。而国家审计署副审计长董大胜在今年两会上则称,考虑到部分地方债存在一定浮动性,估计目前各级政府总债务规模在15万亿至18万亿元之间。财政部原部长项怀诚近日甚至表示,地方政府负债估计超过20万亿元。

  尽管地方债规模近年来不断增长,但在项怀诚看来,中国政府的债务目前并不是非常危险。这是因为,第一,债务率本身不是特别高;第二,中国政府的债务基本上是内债;第三,中国政府债务“总体上看还没有看到特别坏的、效率特别差的案例”。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认为,虽然地方债风险确实存在,但是并不存在导致经济硬着陆这样的系统性风险。

  局部地区风险确已显现

  “地方债的风险在于它的融资状况很糟糕。”孙立坚表示,一方面地方政府向银行大量借钱,给银行造成了大量不良资产;另一方面,如果地方政府出现违约的话,银行并不能够像对待民营企业或者产权明晰的企业那样,扣留地方政府的固定资产来冲销这个风险。因为地方政府抵押的资产大多数都是国有资产,而把国有资产交给银行来冲销不良资产是不可能的事情。

  随着地方债规模日益扩大,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阻碍。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认为,经济增长已经和地方债问题密切相关,今年一季度GDP增速相比去年第四季度出现下降,就和债务负担相关,因此把地方债风险的处理放在一个重要位置上非常必要。

  事实上,地方债问题已经引起了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国务院17日召开会议,将有效防范地方政府性债务、信贷等方面存在的风险,作为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

  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表示,财政部正在部署关于政府债务规模的调查,将地方债分为显性、隐性、直接以及或有债务,分门别类,先制止住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趋势,再通过研究制定一些制度,给人家开一条正道,堵住那些歪门。

  加快转型赢得偿还空间

  “中国能不能摆脱地方债的问题,有两个关键。”孙立坚表示,一个是我们存量的地方债的问题需要用新的办法来解决,用新的收益增长的市场环境来抵消。要认识到举新账还旧账问题的严重性,争取今天这种做法给自己赢得的时间,把市场机制理顺,把当地经济搞活,通过经济效益的改善,赢得一个未来能够偿还债务的空间。注重创新驱动、转型发展,配合城镇化的发展,要根据当地的特色来寻找创新驱动的源泉。另一个是未来的城镇化建设,再也不能沿用以前向银行借钱的做法了,地方政府要坚决杜绝向银行拿钱,而是要大力发展债券市场,通过债券市场对地方政府的融资形成市场约束机制。如果一个项目只想借钱却不注重收益的话,那么它的债券价格将非常低,低到最后发现即使把它全都发债也拿不到钱。只有走市场化道路,才能避免银行不良资产的增加。

  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认为,地方债问题关键在于我国地方政府筹资体制的不足,所以在思路上强调走向阳光融资,具体化到“十二字”方针,即“治存量、开前门、关后门、修围墙”。也就是说,在治理、消化已有地方债务的同时,应该运用阳光融资和透明、可预期、受公众监督、讲究规范、有利于控制风险的地方债,去置换、替代不规范、风险不容易控制、不健康的地方融资平台等形式的隐性负债。今后从举债的形式看,公开和显性化的“阳光融资”,是防范公共风险的制度建设与治本之道。 

资讯快递
中国地方债会否出现失控(热点聚焦)
海峡两岸纺织服装博览会举办
声音
一切为了安全
责编:梁益琴 邮箱:hwbjjb@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