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04月18日 星期四

辐射优质教育资源 传播上海实验示范

上师大附中:2013“发展教育”空间升级

——听校长严一平解读“传信息、解难题、找留念”三个关键词

陈 进 刘保年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4月18日   第 08 版)

  上师大附中校长严一平

  景观文化课已开设28年,成为附中学生印象最深的课堂之一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上师大附中)是上海市教委与上海师范大学双重领导的市首批实验性、示范性高级中学。本报曾经先后以《难在宏观控制,益在个性张扬》和《名校做‘明’事,名校走‘明’路》为题,报道过该校的持续“发展教育”。校长严一平带领学校管理层,克难求进5年,终使该校“发展教育”空间升级,取得这种变化的做法,就是以发展来解决“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下文中,校长严一平用“传信息、解难题、找留念”三个关键词对“发展之后再努力”的探索,看似语言朴实无华,实际上他的每一句话,都蕴含着“发展教育”深深的内涵,他讲的每一个字,都饱含着教育人对追寻教育发展梦的那份执着和深情。

  和煦万生的春天,是个播种的季节,踏访绿草如茵的上师大附中,给人的感觉是:润物细无声,春风扑面来……

  2007年下半年,上师大附中校长严一平上任伊始,就和上海浦东新区政府签订了《师大附中整体搬迁协议》。转眼就是五年,兑现时间,就在2013年。

  2011年10月,上师大附中闵行分校在浦江镇奠基开工,仅两年,新校建成。兑现吋间,也在2013年。

  2013年,是该校55周年华诞,学校通过“五五”谐音,取名“吾舞”, LOGO通过两个张开的手,以涂鸦的形式,将手掌设计成卡通数字55的样子,有附中人“两手抓”的喻意,既贴切又生动,堪称一绝!

  “心情愉快,心气高扬,心想事成!新的挑战,新的机遇,新的展望”! 今年2月19日,上师大附中在开学典礼致辞中,党总支书记贺亚丽用二十四个字表达了附中人的心情和脉动。

  喜事连出,继该校先后获得国家教委命名“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实验基地”、上海市政府命名“上海市文明单位”、“ 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等系列殊荣后,今年3月2日,据上海《新闻晚报》报载,该校以排在第一的位置,再次被评为上海中小学行为规范示范校。

  “发展是硬道理”。

  2013,在上师大附中55年的历史上,堪称发展之最!

  2013,在上师大附中55年的历史上,有着特殊的纪念意义!

  对此,校长严一平的说法是:今年,上师大附中发展教育的空间能够升级,并非一校之力,应该说是得益于党和政府关注民生,关心教育的好政策,得益于上海新一轮城市建设发展中向郊区倾斜的机遇,得益于市政府、市教委、上师大党委、浦东新区、闵行区、徐汇区、教育局领导以及社会方方面面对我们学校的关爱和支持。上师大附中作为上海首批的实验示范性名校,向城郊结合部辐射优质的教育资源,是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我们只有把发展教育做得更好,才能无愧于这个时代和人民的重托。

  传信息:

  今年9月,上师大附中浦东三林校区、闵行浦江分校,同时开学招生,两个校区交通都很方便

  严校长介绍说,今年9月,上师大附中三林校区和闵行浦江分校,将同时开学招生,招生宣传已经开始启动。他说,三林地区,是个好地方,这里位于世博园区的前滩,根据规划,这里将建成亚太金融中心,将成为新上海浦东经济管理文化的一个地标性区域。学校交通便捷,东西向有外环(徐浦大桥)、中环(上中路隧道)、龙耀路隧道等贯通浦东和浦西,特别是虹梅路延伸工程将沪闵高架直接连通浦东中环,更方便现居住在徐汇、闵行师生到新校区的交通出行,南北向除了浦星公路连通卢浦大桥和南北高架道外,再打通三鲁公路等三条南北主干道,使学校周边出行道路更加通畅,顺利的话,估计10多分钟车程就可到达淮海路,地铁8号线贯通南北,学校门口公交车站有多辆共交停靠可以换乘,地铁8号线芦恒路站近在咫尺,某种意义上讲,新校区到市中心的交通比现在的桂林校区出行还要近,还要方便。同时,三林新校区的硬件和师生工作学习的环境绝对比老校区更是上了一个台阶,有了很大的飞跃和发展的崭新空间。

  据了解,屹立在黄浦江畔的浦江镇,也是“一城九镇”中距市中心最近,区域面积最大的一个镇,未来几年,上海市区将会有几十万人会朝那里动迁,居民希望那里有比较好的学校和医院,该镇总面积102.1平方公里。集轨道交通、大型绿地和水资源于一体,位于上海中心城区的南翼、黄浦江东岸的沿江地段,东连南汇周浦镇、西临黄浦江、北接浦东新区、南接奉贤区,从卢浦大桥驱车到人民广场只需15分钟。因此,上师大附中闵行分校作为上海市实验性示范名校落户浦江,也是民生所望所盼。

  严校长说,前几年,在招收学生时,我们并没有告诉学生和家长,学校将会搬迁到浦东三林世博园区,这里的学生还有两届,对此,我们将采用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学校本部不再招收新生,已经在读的学生,可以在原校区读到毕业)来实现学校特殊时期的过渡,这样一来,今年下半年,我校就事实上形成了“一个学校三个校区”。

  现在距今年9月开学招生只有半年时间,两个校区开学的各项准备工作一定要到位,所以特忙。立足当前,附中人只有一个选择,甩开膀子。

  解难题:

  上师大附中 “55周年华诞”不搞大型庆典,开展“发展教育内涵的研讨”,将成为校庆主题

  严校长介绍说,今年学校的55周年华诞,我们决定不搞大型庆典,发展教育内涵的研讨,将成为校庆主题。

  第一,组织一个国际研讨会。

  时间定在11月20—24日(国外知名中学正值寒假,届时将有法、美、英、澳、日、韩等国的多所学校或学术机构的师、生来我校做校际交流),上海会邀请附中的一些姐妹学校和有关方面的专家和有关部门来参加。

  研讨的主要内容是学校课程设置和学生的生源以及将来的去向。实际上,上海的基础教育对高中的改革,一是在课程设置方面,二是在评价上面都值得反思和探讨,这两块是相关连的。这两块如果铁板一块,基础教育高中阶段向内涵发展比较困难。

  严校长说,教育改革进入深层次以后,实际上无论是课程建设还是评价,最终的落脚点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学校的育人目标应该从深层次的角度,来思考未来的社会需求,而设置一些课程,现在国际课程进入国内,一种是以升入国外大学为主要目标,有它积极的一面,为中国学生建立了另外一个升学通道,但它的不足是功利性较强;另一种做法,就是通过对国内国外课程进行比较,并加以引进和借鉴,以此来促进改善和优化我们国内课程的设置,我认为公办学校可能在这个方面应该更出众一点。

  一是课程设置的比较。近年来,上师大附中在全面推进学校工作的同时,更注重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学校提出以“现代素养”的培育为功能导向,致力于个性化与品牌化的课程建设。在保证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我们特别关注公民素养、人文情怀、科学精神、国际意识、创新精神和生活志趣等现代素养的培育。在“健全人格+现代素养”育人目标的引领下,“十二五”期间,学校将着力建设能够体现学校价值追求的特色课程和品牌课程,并以育人功能为核心,形成一些彼此关联、互相弥补、相得益彰的“课程群”。因此不一定讲国外的课程都比我们的好,但至少可以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比较一下利弊。这个研讨会,我们将围绕“文化交融 课程创新”这一主题,通过交流,拓宽我们教育的国际化视野,既可以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又可以传承和发扬我们基础教育的传统优势,我们希望建立起能促进师生和谐发展的中西文化融合的课程体系,提高学校教育的整体水平和综合效益。

  二是课程评价的比较。国外多是分等级的评价,等级相对讲是既精确又模糊的,剑桥就分A、B、C、D、E五个等级。每个等级可能在一个区段内,而我们国内多是以分数评价,一分之差也许就是一本分数线和二本分数线差距的鸿沟。实际上,这个一分之间并沒有太大的区别,说不定这个差一分的学生在其它方面,要比多一分的学生更为优秀,但考试有很多偶然因素存在。这个评价弊端就是为了一分的竞争,让学生拼命地重复题海训练和做些无效的重复劳动,弄得苦不堪言。这种评价机制如果不改变,很难把学生负担减下去。

  三是教学方法的比较。国外学校非常注重动手实验,他们理科的实验课程比我们要多很多。他们对实验的更求更为规范,探究过程更加联系生活实际,他们关于实验的知识內容比我们要深很多,有一些是大学的内容和知识,和我们的轻实验重教材正好形成倒置……

  严校长说,上海基础教育将来如果要实现在全国领先的话,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站在为未来社会发展,为未来人才培养的需求的高度来考虑对课程设置、评价、方法进行一些有效改革,这个研讨会,我们不想把它弄成搞虚的形式,多点务实的介绍与交流,再请一些华师大、上师大的专家来点评,从更高的理论角度发表他们的一些看法。这样,研讨会既是校庆系列的主体内容,也同时是为上海基础教育内涵发展积聚智慧的文化沙龙!期盼它能对上海基础教育改革有所启示。

  据严校长介绍,在校本课程建设上,上师大附中着眼于未来人的需求,借鉴剑桥思维,近年来先后设置和启动了创造力培养课程、公民公益实践课程和科学实验课程三个主要项目,并投资创建了相应的实验室和实验基地,学校的陶艺、动漫、金融(模拟投资)和网络等实验室先后投入使用后,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迄今为止,该校化学实验己经成型,物理、生物实验逐步普及……

  严校长表示,上师大附中新的校区,在如何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这方面,校方还会进一步加大投入和栽培力度。

  第二,以教研组为单位,对课堂教学进行探索。

  严校长说,课堂现在提法也很多,如美国的翻转课堂(学生的主要学习在课外,教师在课堂里面主要是答疑解惑),作为一种新的课堂探索一种想法,在现代信息高度发展的社会,我认为有它的可行性,但是我认为,课堂教学改革不是根本性的,它实际上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怎么认识课堂之间的师生关系,怎么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这样一个特点,来看待和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服务,这个我觉得大家可以进行探讨,我们提出以“实践教学民主,革新教学方式”的课堂教学方式的探索与革新,特别想在课堂教学上做些探索。希望把我们的课堂建设成“生命课堂、思想课堂、个性课堂”。但整个课堂教学改革的难度还是比较高的,特别是基础课的改革,我想通过探讨,使课堂更民主一点、更和谐一点,要按我教的专业来讲,更生态化一点,所谓生态化就是:环境中,不管你是小草还是小树、大树,都能得到充分的阳光和水分,都能健康成长。

  找留念:

  上师大附中将分批邀请历届校友和退休老教师回母校并欣赏学校管乐团演奏的“55华诞庆典专题音乐会”,校方决定,拉长校友联动过程

  严校长介绍说,我们学校的艺术特色是管乐,近年来,在参与国内外的赛事中频频获奖,在为上师大附中的对外交流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学校在今年校庆活动中,有一个安排,就是学校的管乐团会组织一场音乐会。请我们的校友、退休教师一起回学校,实际上艺术教育对人的一生发展也很重要。校友会将安排不同毕业的年级,在不同时间段回来,看看学校,跟老师再见见,特别是很多都已经退休了,再叙谈叙谈,或者大家很长时间沒见了,在学校里面再聚一聚,想搞成系列。因为搞大型庆典活动,如果忙着见领导,我们关注校友的机会就少了,现在我们不请领导了,只是自已校友来欢聚一堂,找找留念。不管你当年成绩拔尖还是落后,不管你现在事业有成还是平凡简单,回到校园的那一刻起,大家都只是同学,大家都是平等的。校庆是一场真正师生聚会,多年未回母校的校友见到久违的师长和同学,一起分享彼此多年来的快乐,一起庆祝母校发展取得的成就,充满浓浓的温情。让在校学生可以通过校庆,认识同门的学长,理解学校发展的厚重,更有责任感。校庆大概就是这样一个系列,我比较注重过程,一级一级的校友把它弄清楚,会拉长校友联动的时间,组织工作可能比一天要更长或更忙,我想改革一下校庆的方式,目的是变形式上的庆典为实质上的推进学校发展,对55周年的上师大附中来讲,这个人力资源网络将是一笔巨大的成长财富。

  严校长表示,学校的三林新校区和浦江分校区的落成开学,这既是为附中将来在发展空间上打下基础,也是向55周年校庆敬献的珍贵礼物,既然时代已经把我推到了教育管理这个位置上,我就理当忠于职守,应尽自己的全力,种好这“一亩三分责任田”,这也是所有附中人与关心和希望上师大附中进步的校友和朋友们对学校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景。

上师大附中:2013“发展教育”空间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