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04月06日 星期六

观奇石宴

陈建平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4月06日   第 07 版)

  我和爱人开车去呼和浩特看望一位长辈,回程正好路过和林格尔县,早已听说这里有个南山大漠奇石馆,我们于是决定进去一睹为快。

  进入南山旅游区,走近奇石馆,院子的两边有两棵高大的“树”——就是两块大树形状的绿色天然石。走上楼梯,右侧的墙壁上放置着精美的石头,预示着这里将是一片石头的天地。进入展厅,只见更多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石头:有的像人手,有的像人形,有的像奔兽,有的像飞禽,有的像鱼虾……更多的形状让人捉摸不透。

  进入里面,看到了奇石馆的镇店之宝,是一桌“满汉全席”,它是由108盘菜和一个玛瑙玉形成的海豚组成。玻璃展台中,红烧肉、油炸臭豆腐、五香猪手、四川泡椒、糖枣等各种“佳肴”呈现在眼前,让人目不暇接。菜盘中小绿豆均匀一致,烧火腿焦黄嫩脆,小乌龟活灵活现,松花蛋真假难辨,每盘菜肴都如同鬼斧神工般精雕细刻,就连最家常的蔬菜,如嫩绿的黄瓜,鲜红的西红柿,都逼真至极,真是让人有想伸手拿起,验证到底是石头还是食物的冲动。这些石头不但形状极像,而且色泽、纹理也特别逼真。在“华夏奇宴”的旁边,还有七小桌名叫“农家菜”的石头宴——刀、碗、筷、碟、勺,骨头、皮、肉等,简直和真的一模一样!我仿佛闻到了这些“饭菜”醇香味道,看着这些美味佳肴,真有饱餐之后的满足和快意。

  据介绍,这桌奇石宴是由内蒙古奇石收藏协会副会长于占明耗费20多年的心血、投入上百万元收集而成,这些奇形怪状的石头都产自于内蒙古西部地区浩瀚的沙漠戈壁之中,所属地质年代久远。它们广纳日月之精华,饱含天地之灵气,历经亿万载风沙打磨,穿越时空隧道,承担自然神工,终成如今的千姿百态,成为今天让我们大饱眼福的天地造化,让人叹为观止。

  “饱餐”美味之后,我们恋恋不舍地走出奇石馆,感慨着天工的神奇,有一份对大自然的崇拜在心中升腾。

春游白鹭洲书院
海的肌肤之亲(名家看景)
宜宾“早茶”迎游客(图行天下)
观奇石宴
责编:杨易锋 邮箱:yangyifenghwb@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