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04月05日 星期五

蜀绣:流淌的生命力

赖 睿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4月05日   第 15 版)

  熊猫蜀绣

  芙蓉鲤鱼蜀绣

  根据三星堆出土文物考证,蜀绣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曾沿茶马古道传播到中东和欧洲。2006年,蜀绣被列入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今,这门跨越千年的技艺,又流淌着怎样的生命力呢?

  精妙之处:独特的针法

  车拧自如,劲气生动,虚实得体,平齐光亮。要达到如此之高的标准,蜀绣必然需要一套极为独特的针法。中国古代女子大多有刺绣本领,相对于大家闺秀十来种家常针法,蜀绣的针法竟达100多种。

  早在2000年前,蜀绣就已名满天下。一直以来,成都平原相对安稳的环境,促使温饱之后的蜀地先民不断寻找极美之物。清朝中叶,蜀绣逐渐形成行业;一直到上世纪70年代,川西农村几乎是“家家女红,户户针工”,人数到四五千之多。

  一批又一批的年轻蜀绣艺人逐渐走向成熟,但技艺高超的大师永远是凤毛麟角。绣娘是否成熟,需要一个硬性标准——双面绣。双面绣是指在同一款蜀绣作品上,两面都有完整而不一样的图案。这需要最初就极为缜密的设计,一面绣出花的图形,另一面必然以此形状填充出另一种花样。

  细如发丝、薄如蝉翼的丝绸,假使蒙在眼睛上,视线也能轻易望穿,但正是这看起来无法完成的任务,在一代代蜀绣艺人的经验中,成为现实。

  传承:从学徒到高校专业

  67岁的郝淑萍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都蜀绣第四代传承人。她用手中针线,见证了蜀绣50多年的兴衰变迁。多年前,经过精心策划,她在成都开办了自己的工作室。除了顾客经常光顾,不少年轻人也慕名而来。他们希望能够学到最为传统、最为纯粹的技艺。

  在郝淑萍看来,这3000多年的蜀绣能有所传承,责任定然无法推卸。口口相传,倾囊相授。然而,一点一滴、一针一线间的辛苦,只有自己懂得。

  “做一件蜀绣是很费力、很费时的事。一款作品,可能花几个月、甚至近一年的时间才能完成。有些年轻人不愿意学这个,因为太枯燥了。每天重复着上下拉针,就这样日复一日。”

  2010年,郝淑萍工作室与华西现代职业学院联合开办蜀绣专业。这是中国这门古老技艺,在几千年间的传承中有了正规的课堂。这里的学生,都是“90后”。一张张年轻面孔的背后,深藏着虔诚和痴迷。然而,即便有对古老蜀绣的渴求,在这些孩子的心中,未来的传承却有另一种创新的层面。

  在这个班级的学生张芃芃说:“几千年的技艺现在还在用,那一定是我们文化中的精华;但我自己也有一种诉求,想去创新,做出能够表达我们这一代人的东西。”与传统方法带出的绣工不同,他们不仅会刺绣,还会设计、绘画,创作的作品都是自己设计、自己刺绣的。

  年轻时,郝淑萍也有过无数次的创新。她相信,这些学生,即便方式不同,无论如何改变,不变的仍是100多种巧妙针法,传承的仍是蜀绣。

  未来:让蜀绣走向生活

  每个月初,成都市的工艺品商店,都会为待售的货品重新估价。蜀绣总会以夸张的价码,让人们再次惊叹它的价值。

  即便如此,蜀绣的产业规模,与同为中国四大名绣的苏绣相比,仍然相去甚远。

  蜀绣大师开办的工作室或公司,主要走的是中高端路线。他们生产的蜀绣作品,主要为旅游纪念品、收藏品和高档家庭装饰品,探索出“公司+基地+绣工”的运作模式。

  高端产品供不应求,低端产品无人问津,成为蜀绣市场的现状。由于人才的流失,在成都能熟练制作“双面异形、异色”这类高端产品的绣工仅有寥寥数十人,而且大部分都已到了知天命的年纪。

  “在中国四大绣当中,蜀绣技法不比其他三大绣差,但市场上却有一些差距,其发展空间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在郝淑萍看来,传承传统技艺的最好方式是要让它在生活中得到运用。

刺绣:针尖上的舞蹈
唱响最炫民族风
苏绣:巧手凤穿牡丹
蜀绣:流淌的生命力
湘绣:一枝一叶皆生动
粤绣:老树待发新芽
责编:赖 睿 邮箱:lairui@yaho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