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04月04日 星期四

清明——
拥抱自然的春天(踏青)

赖 睿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4月04日   第 08 版)

  戴“杨柳帽”,向朋友赠送柳枝

  埃及“闻风节”上,给孩子做面部彩绘

  玉兰花

  清明前后,万物吐故纳新,满眼生命的芬芳。

  踏青游玩也是清明节的重要活动。旧时,众人清明出游,场景盛大,甚至能与祭祀平分秋色。这是一种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观念的体现。

  人是社会存在,又是自然存在。亲近自然符合人的天性,也是东西方文化的相通之处。

  

  不只是悲伤

  还有丰富的春日娱乐

  清明节不只是哀思之日,也是一个富于生活情趣、有益身心健康的时节,其民俗文化内涵还包括了丰富多彩的春日娱乐。

  “三月三日天地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千百年来,踏青逐渐成了一种仪式。“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踏青,又叫春游,古时称探春、寻春等。中国的踏青习俗由来已久,传说远在先秦时已形成,也有说始于魏晋。据《晋书》记载:每年春天,人们都要结伴到郊外游春赏景,至唐宋尤盛。

  古时妇女平日不能随便出游,清明扫墓是难得的踏青机会。因此,妇女们在清明节比男人玩得更开心,民间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之说。古诗中说:“踏青结伴过南塘,二月春风夹路香。蜂蝶紧随衣袖舞,田野十里菜花黄。”描述的就是清明节亲近自然、踏青春游的民俗风情。

  踏青之际,或采摘、或嬉戏,还有放风筝、打马球、拔河、斗鸡、蹴鞠等十多种趣味民俗活动,怡情养志、其乐无穷。

  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中就不乏开放、活泼、欢快的习俗。这些丰富的内涵,勾勒出中华民族的生动形象。

  张扬生活的活力

  关乎生长和希望

  清明,是“万物生长此时”;户外踏青也是感受新生,张扬活力的一种体验。

  中国民协节庆委员会主任李汉秋认为,在天人和谐相应的宇宙观里,人们从自然万物的孕育生长,联系到人类族群生命的繁衍和个体人生的取向。“太和宇宙”是天人和谐的理想境界。“上巳节在古时主要风俗是踏青、祓禊(临河洗浴以祈福消灾),融入清明节后,反映了人们在蛰伏一冬后欲与大自然亲近、感受生命和谐的心理需求,也表现了在大自然生机勃发之际,对生命化机的尊重、张扬生命活力的愿望。”

  而这种对新生和活力的期盼,在另一个古文明的发源地——埃及,也可以找到印证。

  埃及每年4月举行的“闻风节”已经有5000多年历史了。“闻风”在阿拉伯语中的含义是“嗅微风”,让人们不失时机地投身于自然,在天地之间感受大好春光。因此,“闻风节”也叫“惠风节”和“春节”。

  古埃及人认为,“闻风节”这天是昼夜等长的日子;更重要的是,浩荡的惠风带来了新生的音讯,大自然以此为开端,将出现春回大地、万象更新的景象。于是,“闻风节”这天,到处人山人海。拥挤而又喜悦的人们载歌载舞,男女老少个个满面春风。人们祈祝人间祥和太平、春光永驻。

  相传在古埃及,过“闻风节”时不生火。这与中国清明时节“寒食禁火”又有几分类似。

  对自然的向往

  是人类的共同追求

  1500多年前,中国诗人陶渊明创作了《桃花源记》,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悠然宁静的遥远山谷,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深切爱恋和返璞归真的愿望。自问世以来,《桃花源记》就不断被国内外学者分析和讨论,甚至争论。有人认为,这是一种东方式的乌托邦遐想,因为《桃花源记》的问世远远早于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

  上世纪70年代,当西方汉学家詹姆斯·罗伯特·海托华发表其《桃花源记》的英译文后,西方和日本学者对这部作品的兴趣更加浓厚。从他们的论述中不难看出,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生活在一个有着丰富物质文明的后现代社会里,人们反而更加渴望回归自然,向往着陶渊明构建的那种“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田园生活。

  其实,中西方文化中的自然观并不相同。西方文化强调对自然的探索,是一种科学的态度,目的是认识自然、征服自然,从而获得人生幸福;而中国讲求“天人合一”观念,对自然倾注了深沉的情感。

  即便如此,向往自然、回归自然,却是两者之间的相通之处,也是人类的共同追求。这也是《桃花源记》能在全世界引起关注和共鸣的原因。

  因此,在这灿烂的季节里,让我们一起拥抱春天,赞美自然吧!

清明——
拥抱自然的春天(踏青)
最是踏青时
【般涉调】耍孩儿
蝶恋花
在春天放飞快乐
出境赏花添新意
责编:赖 睿 邮箱:lairui@yaho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