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03月22日 星期五

“少年石佛”范廷钰

快乐的“草根”棋王

张 程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3月22日   第 10 版)

  范廷钰在比赛中。

  这是中国首位20岁以下的世界冠军;

  这是继李世石之后第二位以三段身份夺取世界冠军的棋手;

  这是围棋史上最年轻的九段;

  这是仅次于李昌镐的最年轻冠军选手;

  ……

  有了范廷钰的存在,多项纪录在本届应氏杯一一作古。四年一届的应氏杯,被称为“围棋界的奥运会”。范廷钰此次持外卡参赛夺得个人首个世界冠军,技惊四座,在棋界引起了巨大轰动。

  淡定老成的小将

  应氏杯的研究室外,悬挂着过去六届冠军的照片。如今在常昊之后,又添上了这一位小将范廷钰。范廷钰4岁学棋,12岁入段,转职业仅4年即夺得世界大赛冠军。手捧冠军奖杯,范廷钰显出高于年龄的淡定:“我并不在乎冠军头衔,我只关心棋局,在棋盘里挖掘奥妙才是我真正的乐趣所在……”

  范廷钰虽然年仅16岁,不过长相却很老成,稳健的棋风,再加上其超强的定力,举手投足间散发出的风度,像足了年轻时的李昌镐。由此,范廷钰在中国棋界便有了“少年石佛”的美誉。比赛时,旁人很难从他的脸上读出战况几何,谁赢谁输。“淡定”——这正是棋坛前辈们对他的印象。

  谦逊努力的“草根”

  沉着稳重的范廷钰可不像同年龄段的很多年轻人一样,对于外面的世界总是充满渴望、好奇。每一天,他花在棋盘上的时间都在10个小时左右。本次应氏杯决赛过后,当被问到夺冠感想时,“希望应氏杯的冠军能够成为一个新的起点。”这样的回答表现出了他谦逊低调的一面,“现在和我年龄差不多、实力也差不多的棋手有一大拨,以前我跟其他棋手下棋,因为我年龄小,都是我去冲击别人,没有任何心理压力,可现在拿到应氏杯冠军后,不再是我去冲击别人了,而是别人来冲击我,但我又不像当年的李昌镐那么强,搞不好我会低迷下去,还需要继续苦练。”

  其实,范廷钰的围棋之路并不容易。范廷钰4岁开始学棋那年,工程师的父亲范雄彪毅然辞掉了工作陪伴他,一直到范廷钰成为职业棋手后,他和父亲、祖母在北京也只是租住在仅十几平方米的房子里,母亲则留在上海上班,贴补家用。这样的倾情投入,成为范廷钰坚定的后盾。仅仅13年时间,范廷钰就从一个只识黑白棋子的幼童成长为奖金最高的世界围棋大赛冠军,夺冠年龄仅次于22年前的李昌镐。还有最根本的不同在于李昌镐能有曹薰铉这样的名师指点,范廷钰却从草根野路子中一路走来,实属奇迹。

  快乐的小画家

  范廷钰小学读完后,就再也未能上学。但在他小学时,父亲就开始教他中学课程;他小学最后三年虽不上学,却是全年级第一名;更令人啧啧称奇的是,他居然还是一位小画家。而今,他读的书涉及哲学、文学、心理学等范畴,同时也在练习书法,修身养性,已小有成果。莫看范廷钰小小年纪,他还能轻松自如地教棋呢。经他辅导过的不少冲段少年已获得职业段位,他去道场授课,学生还得提前占位子;出门在外,他待人接物有礼有节,其综合素养比起很多在校大学生来都高出不止一个“段位”。

  如此传奇的成长经历的确无法复制,但透过他的成长历程可发现,范廷钰收获成功的原因还在于“快乐”二字。范廷钰热爱下棋,即使很累但很快乐;他做功课是为了更好地赢得时间下棋,故而他也快乐;被人视作苦差事的教棋,他反觉得这可以锻炼他的口才和表达能力,还能够传播自己的围棋之道,与人分享棋盘上的心得体会,所以他也会快乐地做好言传身教。

宋健 为科技体制改革开新路
快乐的“草根”棋王
意存笔先 书尽意在
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
责编:刘 泉 邮箱:mingliuzhouka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