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03月22日 星期五

有理由,没道理

张悦悦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3月22日   第 06 版)

  周一下午路过学院办公室,碰见一名女学生申请调课:她要求学院把自己从周四早上9时的那个讨论组调到早上11时的那个组。院办秘书克莱尔问询其调课原因,这名女生说:“因为我习惯赖床,9点的课对我来说太早,如果不调时间的话,那我不是会落下很多课吗?”虽然我深知西欧学生思维大胆“没框子”,如此诚实的理由还是让我大跌眼镜。但这位女生并不觉得这是无理取闹,她还挺认真的,正如她自己所说,这是为了避免今后落下课!

  克莱尔的面部表情让人读不出来是个什么意思,只见她大大的蓝眼珠着实在眼眶里转了一整圈,然后深吸了一口气,措辞如何应对这种“坦诚的天真”。我日常也偶尔碰到类似让人哭笑不得的情况,尤其是大一的学生,比如问及他们请假缘由,学生会脱口而出:“因为爸妈好不容易都请下了年假,我们一家要出国旅行呀!”

  我以前觉得英国学生的这种单纯是被英国大学给“惯”的,因为英国大学很重视对学生的服务,学校行政人员普遍让人感觉亲切,对学生的要求认真对待。比如我做学生的时候,我的欧美同学经常因各种芝麻小事向学校提要求。我常感叹他们“胆子大”,而他们的逻辑则是:“你不提出要求,怎么知道学校会不会答应呢?”

  但后来做了老师才理解到,其实英国学校管理的灵活性绝对有一定之规。“程序公平”和“与社会接轨”是贯穿大学管理的两个最核心原则。

  至于“与社会接轨”这一条,与其说是一个原则,不如说是一种方法,因为有时引导学生的最好方式是提醒年轻人自己将在社会上遇到的问题。比如周一下午,克莱尔顿了一下,最后以和缓又坚定的口气说:“那么今后你进了工作岗位,你是否也会对你的老板说,我早上要赖床,上班时间要推迟到午饭后吗?”这位女生顿时脸红,她犹豫了一下,撤回了调课申请。

  克莱尔回头跟我说:“学生有时总觉得教务应该向他们开绿灯,比如刚才的那个学生觉得教务理所当然应该为了她不落课而调课时。但他们不明白,对他们的大学体验来说,教务与教学是相辅相成的:课堂内的大学讲理论,课堂外的大学讲道理。课堂内学生可以提出各种假想,但是得检验它是不是实证。课堂外学生可以提出各种理由,但是得看这些理由是不是有道理。”

  (寄自英国) 

有理由,没道理
国外院校更看重中国学生什么?
青岛一研究所东京开招聘会
低龄化赴美莫赶时髦
李萌:英国传媒文化之旅(留学素描)
中国(天津)第九届引进海外人才智力网上交流
洽谈会活动公告
责编:赵晓霞 邮箱:haiwaixuezi@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