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03月13日 星期三

加快抢救和保护电站库区鱼类资源

云南土著鱼重返江河

陈云芬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3月13日   第 08 版)

  叉尾鲇

  鲈鲤

  河流密布,水系纵横,孕育了云南丰富的土著鱼资源。鲈鲤、长薄鳅、短须裂腹鱼、光唇裂腹鱼、中华刀鲇、叉尾鲇、巨魾……这些畅游在澜沧江、怒江、金沙江、伊洛瓦底江等水系中的云南土著鱼类,其物种的丰富和肉质的鲜嫩,都曾让人回味不已。

  通道阻断——库区鱼类亟须保护

  电站开发对土著鱼类生存有何影响?大多数鱼类研究专家都有这样的共识:大坝修建使河流里鱼类的栖息地及洄游路线受到干扰,特别是对洄游性鱼类的影响巨大。大坝阻隔了洄游性鱼类的洄游通道,让其面临危险甚至绝种境地。

  其次,电站建设所引起的河流水文情势变化,如水流变缓、水温和水位改变等,也会使河流中原有鱼类的区系发生改变。这些鱼类会因大坝修建而改变其生活路线和生活周期,导致鱼类的种类和数量发生较大变化。

  此外,电站水库的形成,为人工养殖鱼类等提供了合适的场所,而人工养殖往往会引入一些生长迅速、生命力强的外来物种,这些外来物种一旦适应了当地的环境,大量繁殖和增长,将会占据当地土著鱼类的生存环境,以蚕食土著鱼类的鱼卵和幼鱼等方式,使当地土著鱼类数量锐减甚至消失。

  据统计,近年来在渔业水域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云南省约80%的湖泊鱼种类和60%左右的江河鱼种类处于濒危状态。

  科技支撑——人工繁育奠定基础

  对电站库区土著鱼类资源的保护,云南省的鱼类研究专家早有涉足。

  经过刻苦攻关,近年来云南省渔业科学研究院成功人工繁育出洱海弓鱼之一的云南裂腹鱼、被认定为野外绝灭种的珍稀鱼类小裂腹鱼、产自金沙江的优质鱼类短须裂腹鱼,还有大刺鳅、丝尾鳠等云南特有土著鱼类。这些淡水渔业科技的不懈创新,人工繁育经验的多年积累,为保护电站库区土著鱼类资源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成为该院开展电站库区土著鱼类资源保护的“底气”所在。

  受华能澜沧江水电有限公司和华能龙开口水电有限公司委托,云南省渔科院承担了澜沧江糯扎渡水电站、澜沧江苗尾·功果桥水电站及金沙江龙开口水电站鱼类增殖放流站设备采购、运行管理及鱼类增殖技术研究;受云南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委托,他们承担了金沙江中游阿海水电站鱼类增殖站2011年度和2012年度放流效果评价;此外,他们还承担了云南华电鲁地拉水电有限公司国内公开招标项目金沙江鲁地拉水电站秀丽高原鳅、长须鮠繁育生物学研究……承担这些横向科研项目,云南省渔科院共涉及了14种云南珍稀濒危土著鱼类的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依托人才及技术优势,利用水电站设施先进的鱼类增殖站,目前云南省渔科院人工繁育岩原鲤、鲈鲤、巨魾3种鱼类已获成功,其中巨魾人工繁殖属于国内外首次成功,岩原鲤和鲈鲤属于省内首次成功。

  “研究课题来源于生产实际,边研究边应用,渔业科技成果也得到了快速转化。”云南省渔科院院长李光华坦言,项目的实施,既为云南土著鱼类种群恢复及保护利用提供了科学保障,同时也加快了水电站库区宜鱼水面的开发研究步伐,推动了云南高原淡水渔业科学发展。

  增殖放流——土著鱼群游弋江河

  将特有鱼类实施增殖放流,对保护和恢复电站库区鱼类资源,维护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大有裨益,已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

  何为增殖放流?专家的答案是:鱼在繁殖季节往往要溯流到上游一定距离才产卵,但人工大坝蓄水后,江河里的鱼类洄游通道被切断了,于是人们就建立了鱼类增殖站,把江河里特别有经济价值或濒危的种族进行人工驯养繁殖后,把小苗再放回江里。这是水电站鱼类保护补救做法之一。

  “在水库蓄水前就要建成鱼类增殖放流站,进行基础研究、野生亲本采捕、驯养,实施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及进行放流苗种标志,开展对鱼类保护和珍稀鱼类繁殖生物技术和水库生态调查研究,提供苗种进行放流,并对增殖放流结果进行跟踪监测。”云南省渔科院科研处处长冷云研究员介绍。

  随着龙开口、糯扎渡、功果桥鱼类增殖站先后建成投运,一批云南珍稀土著鱼得以重返故里,自由游弋于江河之中。承担澜沧江上游云南省境内电站鱼类增殖放流任务的黄登鱼类增殖站也正加快建设步伐。云南省渔科院一批科技人员常年驻守在这些水电站库区的鱼类增殖站,不辞辛苦地进行科技攻关,成功繁殖岩原鲤,实现巨魾、叉尾鲇的人工增殖以及光唇裂腹鱼、澜沧裂腹鱼、后背鲈鲤等的人工驯养、培育。同时,后背鲈鲤、中国结鱼、中华刀鲇等鱼类野生亲本的捕捞、运输、驯养及人工增殖技术研究也进展顺利。

南博会 互利合作的桥梁
旅游“唤醒”香格里拉
中缅油气管道64座隧道贯通
云南土著鱼重返江河
“彩云南”美术作品吸引观众
责编:孙 懿 邮箱:rmrbhwbs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