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03月10日 星期日

会场热议“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反腐败要防止变成“割韭菜”(两会聚焦)

本报记者 叶晓楠 张红 杨凯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3月10日   第 02 版)

  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代表区党委常委会作出六项廉政承诺,在此基础上,他还给自己“追加”三条承诺。图为王君向记者展示廉政承诺书。
  刘震摄(中新社发)

  周汉民委员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作《把收费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发言。
  新华社记者 张铎摄

  来自云南省宣威市乐丰乡的彝族全国人大代表高燕说,国家必须加大对生产销售劣质食品行为的惩处力度。
  新华社记者 杨宗友摄

  人大代表、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钱锋说,法治重庆的建设、政府行为的法制化、司法部门执法的法制化都应该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予以强调。
  刘贤摄(中新社发)

  延续了中共十八大后全社会对反腐倡廉的关切,本次两会上,反腐倡廉、制度反腐再度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话题。他们表示,希望新一届政府继续加强反腐败力度,通过系统的设计和更加科学有效的手段,标本兼治,惩防并重,避免把反腐败搞成“割韭菜”。

  

  1 权力不受约束产生腐败

  权力必须在阳光下运行,才能真正遏制腐败。

  “腐败现象怎么看,不在于权力集中不集中,不是说权力分散了就没有腐败,关键是集中之后如何加以有效约束,”中共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主任王长江委员说,“因为,腐败说到底还是权力失控,不受约束就会导致腐败。”

  上海社科院研究员、博导张泓铭委员指出,造成腐败的系统性原因有二,一是内部监督机制配置失当,内部监督队伍缺乏横向监督权;二是外部监督机制又相当薄弱。

  2 制度反腐获得广泛支持

  习近平总书记说,“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

  制度反腐,在本次两会上获得了广泛认同。代表委员指出,唯有把群众的反腐热情和巨大能量纳入制度的轨道,推进反腐制度建设,才能釜底抽薪、直指要害,持久发挥遏制腐败、打击腐败的有效作用。

  重庆索通律师事务所律师韩德云代表指出,反腐倡廉中的瓶颈问题还是反腐机制和体制的建设与完善问题。只有不断完善反腐机制和体制,才能形成长期连续的反腐高压态势。

  “反腐不是靠几次讲话、几次表态就能实现的,关键是要把讲话和表态中的精神体现到机制和体制中。大家反腐的心情很迫切,但是我们国家这么大,反腐不是一两个月就能有效果的,大家应该有耐心。这一届中央集体现在所表达的反腐决心,还需要不同机构通过不同程序采取不同行动,才能真正实现制度反腐。对于反腐新政的持续,我充满期待。”韩德云说。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苏泽林代表也表示,十八大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依法治国首先要依法治权,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面,希望下届政府继续加强法制政府的建设。

  3 系统构建制度之“笼”

  制度反腐呼声既高,制度之“笼”如何构建,同样是代表委员们十分关心的话题。

  “这个‘笼子’自然就是法律机制。我们要修改和完善现在的法律机制。我们不仅需要有党纪,还需要立法、行政规定。不同层面都必须做好这个事情。”韩德云说。

  “一方面是反腐力度的明显增大,另一方面却是腐败现象层出不穷,这说明我们已有的反腐措施还需进一步完善。”王长江说。

  王长江指出,屡禁不绝的腐败现象表明,用零打碎敲的措施进行约束,就好比堂吉诃德用长矛大战风车,远远不足以把权力关进笼子里。

  “就拿建笼子作比喻,有了一条条栏杆,从正面看,好像腐败已经被关在了笼子里,但绕到侧面看,发现腐败并没有被拢住,还是可以钻出来‘吃’人的,这就说明这个笼子不是立体的,还不构成笼子。”王长江说,“我们现在说制度反腐很重要,但一定要认识到,制度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绝非单个制度要素的建设。此外,还需注意的是,反腐制度不是平地起楼从头开始,而是在现有的政治体制条件下进行,每个制度要素在进入这套体制时,都会和原有的各个要素发生碰撞、博弈。因此,严格说来,所谓制度,应当是新增的制度要素和原有的体制环境、已存在的各种要素进行博弈后达成的一种平衡状态。现阶段,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完善顶层设计,对现有的反腐倡廉制度进行梳理,把纵向权力制约、横向权力制约和非权力对权力的制约统筹起来,以形成多元化监督约束体系。”

反腐败要防止变成“割韭菜”(两会聚焦)
粮食浪费不仅仅在“舌尖”上(代表委员新面孔)
两会行走
责编:周小苑 梁益琴 邮箱:hwbjjb@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