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03月10日 星期日

风沙天里议治沙(两会特写)

本报记者 顾仲阳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3月10日   第 04 版)

  3月9日临近中午,北京大风起兮沙飞扬,两会期间的首都迎来了今年第二次大风沙尘天气。坏天气也把一些难得迎来半天机动时间的全国政协委员堵在了住地。记者顺利地逮到了浙江省林业厅副厅长吴鸿委员。

  “有人抱怨国家投了这么多钱用于林业生态建设,这沙尘怎么治不住?您怎么看?”记者上来就直截了当向他提了一个问题。

  “这说明抱怨的人还不太了解沙尘暴。”吴鸿是个老委员,同时他还是中国林业科学院的博导。他介绍说,我国有120多万平方公里还不能治理的沙化土地,与我国毗邻且在上风向的蒙古、哈萨克斯坦有180多万平方公里荒漠化土地。“这么多境内外沙尘源,遇上强风和不稳定的空气条件,消除沙尘暴几乎不可能。这些年我国北方沙尘暴发生次数偏少、强度偏弱的趋势很明显,大家都应该感觉得到,这说明这些年的防沙治沙、林业生态建设成效不错。”

  8日下午政协农业界小组讨论会临近结束时,看到马上要变天,政协委员们的话题也转到了防沙治沙、林业生态建设。“大力发展城市森林建设,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防沙固沙,说到底还是要进一步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森林是天然的氧吧、天然的吸尘器”……国际竹藤组织董事会联合主席江泽慧委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唐明委员等纷纷建言献策。

  风沙天、雾霾天少一些,森林、绿地多一些……近年来,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的关切和诉求越来越高,如何回应?“不能光抱怨,每个人都应该参与到身边增绿中来”,“屋顶绿化、立体绿化,城市绿化空间还很大”,“现在国家造林补贴标准太低了,要大幅提高”……不少委员纷纷支招。

  讨论会一结束,记者一路小跑,追到楼门口堵住了国家林业局原局长、全国绿化委员会副主任贾治邦委员:“又来风沙了,如何更好防沙治沙?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如何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防沙治沙,改善环境,关键还是要靠林业。林业既能间接减排,又能减少污染,美化环境,确实应该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林业现在的问题,主要是科技水平还不高、改革还不到位、资金投入还是不够。”贾治邦委员建议,随着国家财政实力的增强,逐步加大对林业生态建设资金和科技的投入力度,继续深化改革,“关键还是要保护好自然生态系统,同时把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搞好,在广大农村把生态和产业结合好。”

简政比放权更难
杨洁篪答中外记者问
代表委员调研儿童医院
中国留学论坛举办
南方地区气温将“跳水”
风沙天里议治沙(两会特写)
境内港澳台居民从4月1日起可开立A股帐户
责编:叶紫 李尧 邮箱:peoplehwb@vip.163.com